名牌有良好口碑和信誉(国家和区域品牌厚德才能载物)

国家和区域品牌厚德才能载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名牌有良好口碑和信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名牌有良好口碑和信誉(国家和区域品牌厚德才能载物)

名牌有良好口碑和信誉

国家和区域品牌厚德才能载物

作者:王新刚

该文来源于《品牌管理》教材178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品牌就是主品牌,而不同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品牌就是副品牌。主品牌大于副品牌,也就是包含副品牌,两者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环境下,经济产业领域的竞争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而产业形象则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就像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讲过的:“在国际交往中,索尼就是我的左脸,丰田就是我的右脸。”从这一点来看,对于中国国家品牌系统来说,像华为、联想、海尔、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品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就起到了子品牌的作用,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做得好,就会对母品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这里除了企业之外,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是一个子品牌,就像我们到国外旅游的时候,言谈举止符合他国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那就会在当地人心目中塑造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因为中国的每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国家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当然,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好了,也会对中国每个走出去的企业和走出去的国民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再来讲讲区域品牌。中国不乏区域特色品牌,像这样的品牌有很多,比如云南的普洱、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武汉鸭脖子等等。可有很多区域的特色品牌做不大,我说的意思是区域品牌很响亮,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够成为区域品牌的龙头,都是些小门店,小品牌。区域品牌就是主品牌,而区域下面的小企业和小品牌就是副品牌。这个逻辑大家要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明白和理解。区域品牌大不大,小不小;强不强,弱不弱?原因何在呢?其一我想应该是区域品牌的归属权不清晰。区域品牌是属于大家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权,大家都在用,是属于政府的,还是属于行业的,还是属于某个企业的?说不清楚。有的人经营区域品牌正直善良,有的人经营区域品牌投机钻营。这个时候,区域品牌形象就有好有坏,没法统一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其二我想是区域品牌在产品层面没有一套明确的识别系统。我说的这套识别系统,主要是用来让消费者识别自己,区分他人的。另外,就是这套识别系统能够体现产品的正宗性,您也生产普洱,我也生产普洱,谁的更正宗?为什么呢?比如在消费者眼里来自云南普洱市的普洱茶最正宗,可我怎么知道这是来自普洱市的呢?我又怎么知道这是普洱市最正宗的普洱茶呢?有不少人肯定要说了,王老师,我们有一套技术标准,也有一套制作的规范,可问题是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让消费者进行准确的识别这个太重要了。其三就是区域品牌的供应商散、乱、小,而渠道上的分销商也是散、乱、小,这就造成供产销当中两头非常难控制。大家在产品、服务、价格等各方面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消费者眼里,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就是红海,区域品牌下各商家门店相互搏杀,最后没有一家能够走出来的。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想第一步应该是在区域品牌下,对一些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引导,使其差异化、跳出红海,形成区域品牌的龙头企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就像武汉的鸭脖子,之前有很多叫法,什么九九鸭脖、绝味鸭脖等等,但后来周黑鸭就做出来了,它的差异化就是产品颜色稍重,看起来有点黑,所以叫周黑鸭,这是从产品属性层面与别的鸭脖子区别开来,其次定价稍高,这就跳出了红海,不跟其它产品杀价,脱颖而出。加上只做直营不做加盟,对渠道进行了很好的控制。所以才有今天的市场地位。这一点值得区域品牌学习。第二步我想应该是对产品的正宗性设计一套识别系统,而这套系统不容易模仿,更重要的是这套识别系统主要是给消费者看的,得让他们看得懂。就像周黑鸭有一套系统的品牌识别,而且受法律保护。如果没有这套系统,就会很容易引起山寨和模仿的做法,这样就会把市场做乱了。区域品牌可以采用不同的产品包装标记,来识别和控制产品的去向。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步我想应该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行把关,一个是供应商在往市场上供货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仔细筛选,不能以次充好流入市场,另一个是终端的分销商,或者说是门店,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比如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面查,这个销售点是不是某个区域品牌正宗产品的授权专卖点。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三个步骤,区域特色品牌的建设应该会好一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