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死猪肉流向学校事件(宝应5名大学生屠宰场里把控)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我们每天要在屠宰场里屠宰检疫500头左右的生猪,高峰期每天要检疫3000头。尽管累一点,但为宝应的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肉,我们感到很值。”每天晚上9点,在位于望直港镇的宝应县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一位穿着“白大褂”,左手持钩,右手握刀的工作人员都在忙个不停。只见她用“刀钩”在倒挂着的猪胴体上上下翻飞 ,左手钩插入猪肉组织或向左或向右或向下拉紧,右手刀一会儿正架一会儿反架切割剖检,动作娴熟流畅,运行轨迹清晰,随着这位工作人员的一番操作,左一块右一块检疫废弃物被摘除出来。

昭通死猪肉流向学校事件(宝应5名大学生屠宰场里把控)(1)

她叫袁媛,兴化人,毕业于扬州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去年10月份,通过考试被宝应县录用,并成为一名生猪屠宰检验检疫员。上岗后,屠宰场就是她每天的工作场所。生猪屠宰都在夜间进行,她每天晚上都要和伙伴们从八九点钟开始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忙的时候,一直要忙到天亮。她说,自己在屠宰场工作,感到很充实。 袁媛所说的伙伴有5位,来自山西、河北和江苏等全国各地,也都是去年同时被宝应招录而来。卢展鹏,今年21岁,家在山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认真负责,吃苦耐劳。“除了年三十,每天都要在岗。”小卢说。小卢到宝应工作后,也只请过一次假,而且也是在屠宰淡季的时候请假回家一趟,也仅仅几天时间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和伙伴们严守岗位,把好猪肉投放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小卢说,作为当代大学生,考虑的不能是享受,而是人生的价值。能让猪肉安全上市,让老百姓满意,自己会很开心。 猪肉是人们几乎每天的重要食材,而猪肉屠宰环节的安全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派驻屠宰场的“官方兽医”依法行使该项职能。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彬说,这些大学生就是驻场“官方兽医”,他们不仅负责对每一头猪进行宰前、宰中、宰后的检疫工作,而且他们还代表着政府部门对生猪屠宰环节进行监管、猪肉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等项工作。屠宰时,他们会分别检验每一头猪的头部、体表、内脏等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并摘除有害腺体和有害物质,剔除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对经检验检疫检测合格的肉品,会及时开具检验检疫合格证。对检出的不合格肉品和检疫废弃物等,严格按规定,分别盖上相应的检验处理印章,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结束后,还要对使用的检验检疫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对场地进行全方位卫生清理。 多年来,宝应县一直高度重视生猪屠宰工作。从1995年开始,宝应县实行生猪乡镇定点屠宰,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就由乡镇畜牧兽医部门承担。从2005年起,宝应县取消各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点,推行生猪集中屠宰,形成了机械化屠宰、检疫检验、代理配送、市场监管一体化的"放心肉"工程体系,并先后荣获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先进集体、扬州市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一等奖,被省食安委誉为"宝应模式"。为进一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近年来,宝应县加大了屠宰行业管理力度,不拘一格用人才。今年,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又多次组织新招录的大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各类培训,还邀请“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被人们称为“韩一刀”的望直港镇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韩海梅手把手传授生猪检验检疫技艺。 新招录的大学生加入到屠宰行业队伍,给宝应县"放心肉"工程带来了一抹亮丽风景。今年截止到9月10日,宝应县屠宰场共宰杀生猪 67234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通讯员 刘延龙 郑春华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