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护理知识点(护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总结-22)

答:①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评价抗心律失常与药物治疗②观察洋地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③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④估计心脏起搏功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考研护理知识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护理知识点(护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总结-22)

考研护理知识点

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目的是什么?

答:①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评价抗心律失常与药物治疗。②观察洋地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③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④估计心脏起搏功能。

2.人体的内分泌腺体主要包括哪些?

答: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

3.甲亢单纯型突眼患者有哪些症状?

答:1.眼球突出,可不对称,突眼度一般<18mm。

2.上睑痉挛,双眼下视时上睑不能随眼球下垂。

3.瞬目减少。

4.双眼视近物时眼球辐辏运动减弱。

5.上视时无额纹出现。

4.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每日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按摩,修剪趾甲呈弧形,与脚趾等缘。鞋袜平整、宽松,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损、脚病,以及足背血管搏动、足部皮肤感觉等情况,若有表皮破溃时要及时处理。

5.意识障碍可分几种?有什么临床表现?

答:1.嗜睡:为意识障碍的早期症状,患者嗜睡,能唤醒、能交谈、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

2.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较大刺激方可唤醒,答话模糊不清、不完善,刺激停止后立即又入睡。

3.浅昏迷:意识丧失,对强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语言应答,有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深昏迷: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对任何刺激无反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均消失,巴宾斯基征阳性,生命体征常不稳定。

6.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答: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h没有热量摄入。空腹血糖(FPG)3.9~6.0mmol/L(70~108mg/dl)为正常;

6.1~6.9mmol/L(110~125mg/dl ) 为空腹血糖过高(未达糖尿病,简称IFG);

≥7.0(126mg/dl)为糖尿病;餐后2h血糖<7.7mmol/L (139mg/dl) 为正常, 7.8~11.1mmol/L(140~199mg/dl) 为糖耐量减低(IGT), ≥11.1mmol/L(200mg/dl)考虑为糖尿病。

7.如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活动指导?

答: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修养环境,控制探视,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治疗护理活动也应集中进行,避免平凡接触和打扰患者休息。如经治疗护理1个月左右,患者症状好转、经头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吸收或经数字式减法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没有发现颅内血管病变者,可遵医嘱逐渐抬高床头、床上坐位、下床站立和适当活动。

8.何谓低血钾症?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血清钾的浓度<3.5mmol/L称为低血钾症,其产生的原因:

摄入不足,如禁食、少食或静脉补钾不足等;

排泄增加,如频繁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尿剂等;

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如合成代谢增加或代谢性碱中毒等。

9.代谢性酸中毒的最具特征的症状是什么?

答:代谢性酸中毒最具特征的症状是呼吸深而快、呼吸频率可高达40-50次/min、呼气中带有酮味(烂苹果味)。

10.简述体液疗法的定量原则。

答:体液疗法定量原则包括生理需要量、已丧失量和继续丧失量。

1)生理需要量:

即正常人静息状态下每日的基础需水量,成人为2000~2500ml。其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第 1 个 10kg × 100ml/(kg·d) 体重的第 2 个 10kg × 50ml/(kg·d) 其余体重 × 20ml/(kg·d)。对于年龄超过65岁或患有心脏病者,实际补液量应少于上述计算所得量。

2)已丧失量:

指在制订补液计划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可按脱水程度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充计算量的1/2,余下的1/2在第二个24小时补充。

3)继续丧失量:

又称额外丧失量,指在补液治疗开始后继续丢失的体液量,如呕吐、高热、出汗、引流等损失的体液量。

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力上加力。

A wise man has great power, and a man of knowledge increases strengt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