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缺氧与增氧(夏季池塘养鱼缺氧防治措施)

1、巡塘检查养殖场应该每天派专人巡塘,特别是高温季节更要加强早巡塘的管理,因为大部分缺氧浮头发生在黎明前后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观察养殖鱼工作人员走到池边拍手掌,如果浮头鱼群听到掌声或脚步声后便散开,钻入水底,此为轻微浮头现象,说明浮头刚开始,不严重,太阳出来后即可缓解如果鱼群听到掌声后没有四处散开,仍旧浮在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说明浮头现象严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会引发泛池,导致大批量死亡二是观察野杂鱼及水生昆虫池水缺氧时,池中野杂鱼及水生昆虫会最先出现反应,常集中在进水口处挣扎或是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是池塘缺氧的先兆三是观察池塘水质当水体过于清瘦,透明度过大时,白天池水光合作用产氧能力不足,到夜间水体溶解氧量不够而使鱼类出现缺氧现象当水体浓黑,池水表面冒气泡,甚至散发难闻怪味时,说明水体过肥,夜间耗氧性因子过多,消耗大量溶解氧而使鱼类出现缺氧现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池塘养殖缺氧与增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池塘养殖缺氧与增氧(夏季池塘养鱼缺氧防治措施)

池塘养殖缺氧与增氧

1、巡塘检查

养殖场应该每天派专人巡塘,特别是高温季节更要加强早巡塘的管理,因为大部分缺氧浮头发生在黎明前后。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观察养殖鱼。工作人员走到池边拍手掌,如果浮头鱼群听到掌声或脚步声后便散开,钻入水底,此为轻微浮头现象,说明浮头刚开始,不严重,太阳出来后即可缓解。如果鱼群听到掌声后没有四处散开,仍旧浮在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说明浮头现象严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会引发泛池,导致大批量死亡。二是观察野杂鱼及水生昆虫。池水缺氧时,池中野杂鱼及水生昆虫会最先出现反应,常集中在进水口处挣扎或是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是池塘缺氧的先兆。三是观察池塘水质。当水体过于清瘦,透明度过大时,白天池水光合作用产氧能力不足,到夜间水体溶解氧量不够而使鱼类出现缺氧现象。当水体浓黑,池水表面冒气泡,甚至散发难闻怪味时,说明水体过肥,夜间耗氧性因子过多,消耗大量溶解氧而使鱼类出现缺氧现象。

2、防治措施

一是池塘养殖应有充足水源。在选择建池养殖时,首先要充分调查当地水源水质,以保障养殖安全。养殖水源以无污染的河道水、人畜饮用水、山泉水为宜,水量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但要保证满足养殖过程中因缺氧等需要加注新鲜水的要求。

二是调节养殖水质。池塘养殖一般要求水质以嫩绿色、茶褐色,水体透明度40厘米左右为宜,以利于水体藻类生长,便于池水进行光合作用产氧,还可为鱼类提供大量的生物饵料。在苗种放养前,每亩投放经发酵后的人畜粪便250~300千克,培养水生生物,调节水质;养殖过程中如水质较瘦(藻类少、透明度大),可在晴天上午每亩水体施放复合肥8~12千克或肥水宝(按说明使用)等来调节水质。如水质过肥、浓黑、透明度小,可采用换新水或用调水宝(按说明使用)等来调节水质,换新水时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3。调节好养殖水质后不要常换水,一般2周左右适当注新水1次,让池塘水位保持在1.8~2米即可。

三是发生缺氧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比如加注新鲜水、启动增氧机、泼洒化学增氧剂等。还可用水泵抽水沿水平面向鱼群浮头集中方向冲水,尽量形成最大面积的冲击面,让空气中的氧气最大限度地溶解到水中。合理使用增氧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原则:天气突变(如暴雨、雷阵雨)时早开机;晴天午后开机,阴天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半夜开机;早上日出后不开机,傍晚不开机。一般每次开机1~2小时。此外,准备一些黄泥,在没有增氧机、化学增氧剂时,可用黄泥拌成泥浆水向池塘泼洒,对池塘鱼类缺氧有缓解作用。

(出处:柏普泰水产 作者:周礼敬 刘桂兰 杨 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