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这是晚年的海德格尔在穷尽了基础存在论的思想蔓延进而转向神秘主义的天道之后,对“存在”问题留下的一声无奈喟叹。在此时的他看来,哲学家唯一能做的有意义之事,大概只剩下“在思想与诗歌中为上帝之出现做准备或者为在没落中上帝之不出现做准备”。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2)

《海德格尔哲学选集》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大学同窗、编剧搭档,甚至是后者的门徒,因为他在思想上深刻承继了塔可夫斯基的宗教世界观,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和塔可夫斯基共处在同一个精神世界。

了解塔可夫斯基同时又了解俄罗斯东正教的人,一定可以感触到塔氏电影传达出来的神性,这样的神性意识早已流溢出塔氏电影的外延,而是弥散于在他之后的俄罗斯电影的各处,包括这部《亲爱的同志》。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3)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亲爱的同志》在电影类型上的定位似乎再明确不过(历史片和政治片),在电影语言上的风格似乎也比较显然(现实主义、黑白摄影强调纪实感)——而这两方面的考虑几乎难以让人联想到有关宗教和神性的任何东西。

然而,或许任何看过本片的观者都会被这样一个问题所萦绕:“影片中主人公的女儿到底是罹难还是幸存?”或者换一个角度提出该问题,即,本片的结尾是真实存在的吗(相对于电影内部的现实来说),还是说这仅仅是一种幻想性叙事的结果?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4)

村警已经确认主人公女儿的死亡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接受这样一个结局——即主人公的女儿在楼顶幸存——大概是不那么容易的,毕竟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把自己置入于电影所构造的现实主义历史叙事当中,在这样的叙事语境之下,本片的结尾好似一个“机械降神”的时刻,没有预兆、没有前提,甚至还在表面上违反了先前的情节线索(毕竟在郊外的墓地中,村警已经确认了主人公女儿的死亡,甚至还点出了脚趾头这一关键信息)。

对该结局的解释可以有这两种:其一是导演力图强行实现“a happy ending”的完满形式,其二是在此出现了一个反现实主义的幻想性结尾。不过,这两种解释实际上都可归为一种,即,导演在影片的最后放弃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而是选择了某种意识层面的含情脉脉。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5)

2020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影片

然而,“机械降神”解释论的成立恰恰基于将现实主义看作本片的整体形式原则,殊不知《亲爱的同志》在结构上具有隐含的二元性:一半是历史现实、一半是宗教信仰;一半是实然空间、一半是神性空间。

两种空间的划分出现在影片大约3/4的位置,此时主人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崩溃,冲进厕所里一边痛哭一边哆嗦着向上帝祈祷,并恳求上帝的原谅(请注意在这一祈祷段落里,主人公的头部不停地超出画幅)。

在这之后,《亲爱的同志》正式从现实主义的历史结构转为信仰主义的神性结构,正如塔可夫斯基在《潜行者》中做的那样,将电影划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两个部分。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6)

《亲爱的同志》的结构二分时刻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7)

《潜行者》的结构二分时刻

因此,在主人公厕所祈祷的段落结束之后,影片略过了她在会议上的虚假发言,而直接跳到了她与KGB官员出城寻找女儿的部分。在这一信仰主义的神性部分中,“会议发言”反而成为不再重要的可忽略者和不在场者;真正重要的是寻找女儿和最终见证“奇迹”的过程。于是乎,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主人公和我们共同经历了如下时刻:

首先是忽然生发善心的士兵,并未刁难主人公一行人,而是在简单检查后就予以放行: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8)

忽发善心的士兵

然后是墓地的段落,我们可以发现十字架的在场: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9)

墓地的十字架

再之后就是河水,主人公下河洗手洗脸——正如受洗礼,而远处有三四个未穿衣服的男人、女人、小孩和马匹——好似一派伊甸园景象: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0)

受洗礼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1)

伊甸园

最后,结束这段寻找之旅的,是KGB官员驱车送主人公回家,并“极其意外地”展现了自己温情关怀的一面: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2)

温情的KGB

上述几段皆为各种意义上的“奇迹”,而奇迹是在信仰主义的神性空间中才得以在场并彰显彼此的。至于奇迹的最高潮,当属主人公发现她的女儿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或者说,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复活”,正如Jesus复活拉撒路一样)。

以奇迹作为影片结尾,这又让人联系到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潜行者的女儿靠意念隔空移动玻璃杯——二者皆是奇迹的在场。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3)

“奇迹”在《亲爱的同志》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4)

“奇迹”在《潜行者》

总而言之,若只将本片视作现实主义或历史叙事的一元结构,那么就会低估或忽视了它在形式结构和主题思想上的更深层——那就是上帝的在场。由奇迹推至上帝,这大概是俄罗斯东正教情感层面的朴素要求。

在历经了如此的磨难和毁灭之后,对于主人公和苏俄人来说,“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主人公口口声声地念想斯大林,其实她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弥赛亚”。思庐edit

影片结尾最后一句台词,女主人公拥抱女儿说出:“我们靠自己会更好。”("We shall better ourselves.")实际上,这里的“靠自己”并非“仅靠人自己”,而是(或许)可以在圣经中找到渊源,例如以下段落:

“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Now this is our boast: Our conscience tesifies that we conducted ourselves in the world, and especially in our relation with you, in the holiness and sincerity that are from God. We have done so not according to wordly wisdom but according to God's grace.")——《圣经·哥多林后书1:12》

因此,结尾台词的完整意义应是:"We shall better ourselves in God."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15)

以上。

作者简介:豆瓣ID:Mockingbird。

(来稿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专业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电影协会副会长)

来源:作者投稿

作者:Mockingbird

●耶鲁大学是如何教授马克思主义的?

●周濂:一味地取悦学生,不是大学教育应有之道

●读不懂萨特又不理解维特根斯坦,我该怎么办?

●周国平:现代人只追求财务自由,却从未想过心灵自由

●陈嘉映:聊聊爱情与死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