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山上的茶(姑辽茶山的新鲜)

□本报记者 蒋欣攸 农艳芳盛夏,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姑辽屯村民黄多喜家中茶香盈室,驱散了夏日的暑气循着茶香,我们在屋后找到了正在烘焙的茶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姑婆山上的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姑婆山上的茶(姑辽茶山的新鲜)

姑婆山上的茶

□本报记者 蒋欣攸 农艳芳

盛夏,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姑辽屯村民黄多喜家中茶香盈室,驱散了夏日的暑气。循着茶香,我们在屋后找到了正在烘焙的茶叶。

茶叶平铺在竹筛上,经过炭火的烘焙褪去了青色,散发出阵阵茶香。

姑辽村制红茶已不新鲜。

早在2010年,福建茶商黄培富带来了专业的制茶理念和加工工艺,改进六头村的高山古树姑辽茶制作工艺,制成姑辽红茶。

十年间,扶绥县把姑辽茶作为一大产业来打造,姑辽茶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姑辽制茶队伍不断壮大。

201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扶绥县姑辽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10月,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成立村民合作社,村民通过合作社收购茶青、规范制茶技术、加工包装销售;同年11月,自治区质监局批准发布姑辽茶加工技术规程。

制茶技术,不再只掌握在企业手中。扶绥县定期对茶农开展姑辽茶种植、管护以及制茶工艺等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种茶护茶制茶水平。过去把姑辽茶当成中草药饮用的茶农,熟练掌握了制茶技术,成为制茶专业户。

今年,扶绥县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实际运用。市场规范化促使茶农们更加注重制茶的工艺和技术。

萎调、揉捻、发酵、烘干,黄多喜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制茶。

包装是最后一步。茶叶的包装换成了木制的茶叶桶。新包装比旧包装更古朴,更受顾客喜爱。

购置新的包装机、烘干机,淘汰有着10年“工龄”的揉捻机……这个制茶季,黄多喜“升级”了制茶工具。

黄多喜说,更新设备,提高制作工艺和茶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黄多喜的邻居也腾挪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制茶,在后院新建了棚子作为厂房。

掌握了技术即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据六头村第一书记罗年景介绍,如今,姑辽茶的市场均价比六头村2016年脱贫摘帽前翻了五六番。

茶香引客来。六头村借此打造以姑辽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茶山步道等旅游设施。“每年丰收节,上茶山的车队排起了长龙。”黄多喜说,越来越多的游客因茶叶慕名而来。

去年,黄多喜决定跟随大潮流,走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翻新了房子,新建了茶室。邻居农宏彰也于2018年底重新装修了房子。

两家翻新后的房子有着相似之处:大板茶桌上摆着整套精致的茶具随时待客,置物架上展示着自家品牌的茶叶,全屋木板墙凸显自然风,房前屋后添置了石斛等盆栽,让农家褪去了粗糙,更显雅致。

茶农的家蜕变成茶馆,成为游客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好去处,也是茶农和顾客洽谈生意的“会客间”,亦是村民们放松的空间。

闲时,黄多喜和家人喜欢围坐在茶桌边上闲聊,为家人泡上一壶茶,品一品自家的茶叶,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茶,已是六头村村民生产生活的主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