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

【成语名字】厝火积薪

【成语拼音】cuò huǒ jī xīn

【成语释义】厝:放置,同措;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也作积薪厝火。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1)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近义词】盲人瞎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正音】积,不能读作“jí”。

【成语辨形】厝,不能写作“措”。

【成语造句】

1.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2.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3.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4.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厝火积薪,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

5.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2)

【成语故事】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他在担任梁怀王太傅时,发现当时的社会局面表面看似太平,实则隐藏着许多矛盾。他从现实出发,把自己的思虑写成奏章呈给了汉文帝,这就是有名的《治安策》。

在《治安策》里,为了向文帝说明形势之严峻,他打了个比方,说当时的形势犹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即把火种抱到柴草堆下面,而自已躺在柴堆上睡觉。

贾谊此言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汉朝从开国之初就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很多皇族子弟受封为王侯,其封国势力之大,已经到了威胁中央朝廷统治的地步。

比如几年前,汉高祖的幼子、文帝的亲兄弟淮南厉王刘长就曾图谋反叛,由于阴谋泄露被召回京城。大臣们都要求按律法处死刘长,汉文帝却顾念手足情谊,赦免了他的死罪,废除了他的王爵,将他流放到蜀郡严道。刘长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

更值得一提的是,淮南王不是第一个举起反旗的,在他之前,还有济北王刘兴居。刘兴居是汉文帝的侄子,他趁着匈奴侵犯边境之时,发动军事叛乱,但他的叛乱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了。他本人在被俘后自杀。

而近年来,又有人举报吴王刘濞在封国内自行其政,招募豪杰和罪犯,大肆发展自己的实力。

贾谊分析以上形势,认识到诸侯国与中央朝廷的矛盾不可调和,如果不趁早解决就会遗祸无穷。

汉文帝看完贾谊的《治安策》后,根据贾谊的建议,下旨将封地面积最大的齐国、淮南国分化成几个小国,迈出了削弱诸侯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的第一步。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3)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成语。

快来挑战吧!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4)

一、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5)

二、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6)

三、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7)

四、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8)

五、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9)

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一天一个成语:厝火积薪(10)

答案:

1、哭笑不得

2、绕梁三日

3、百步穿杨

4、地广人稀

5、弥天大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