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不结婚的人多吗(30岁还不结婚的人)

生活在中国的年轻人,最害怕大龄未婚下的“注视”。

30岁不结婚的人多吗(30岁还不结婚的人)(1)

38岁未婚男被带医院检查

大龄未婚即贬值

在中国不结婚,你会面临什么?

河南新乡,38岁的王先生没有结婚,母亲觉得他脑子有问题,连续4年被带去精神病院检查。

山东济宁,32岁的海归女硕士相亲一年没有结果,家人怀疑风水有问题,为此锯了家里的核桃树。

陕西西安,30岁女子相亲,给她介绍的全是二婚带娃,或40多岁的男子。

种种事例表明,过了30岁还没结婚,无论你如何事业有成、学历颇高、知识渊博,在催婚的家人亲戚面前,你就是残缺的、失败的。

新乡的王先生未婚,被自己的母亲视作“精神病”。

济宁的女硕士,有车有房,年薪30万,不结婚被家里人归结为“风水问题”,甚至亲哥哥给她介绍了40岁无车无房的同村男子。

西安30岁未婚女子没有结婚,被自动归为“贬值”,条件只配得上二婚带娃的男士。

沉重的“中国式催婚”,可以轻易抹杀一个人的优秀,判定你的成功或失败。

不结婚,怎么就成了父母家人抬不起头,社会歧视一个人的标准呢?

这是由于“女大当嫁,男大当婚”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这种思想,通过社会化过程,内化成个人的行为准则,影响着社会家庭观念和个体婚姻行为。

30岁不结婚的人多吗(30岁还不结婚的人)(2)

锯核桃树催婚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普婚型社会,婚姻是每个人人生中的刚需,结婚的是大多数,不结婚的是少数,少数服从多数的从众心理,让结婚成为了正途,不结婚就是邪道。

这种环境中,就衍生出了“剩男”、“剩女”等污名化的词汇。

“剩”就是剩下,就像超市货架上卖不掉的商品、菜市场被挑剩的残次菜,它把大龄不婚的男女,默认为被两性市场剩下的积压货。

“不婚=被剩下”时,父母会觉得子女丢人,社会也会默认这个人大龄不婚,肯定是有问题。

特别是在东亚社会里,存在对年龄的审美偏好,婚恋市场上,一个人的年龄成为挑选对象的重要限制条件和焦虑来源。

42岁才结婚的偶像剧女王陈乔恩,在结婚前,最显眼的标签就是“剩女”,上每个综艺,都被漫天催婚。

无论她长得有多好看,演过多少著名影视剧,挣了多少钱,都没有她40岁大龄未婚,更惹人关注。

当不婚“邪道”和年龄偏好撞在一起,就成为家庭甚至社会共识中,不可理喻的“罪状”。

30岁不结婚的人多吗(30岁还不结婚的人)(3)

1958年北京胡同婚礼

大龄未婚的归因

如果你问父母,为啥非要我结婚?

他们其实也说不出来个结果,只一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中国父母尤其喜欢逼婚,是因为结婚成家不仅是子女的人生大事,也是父母使命完成的标志性事件。

子女有没有如期结婚,影响父母的成就感,男性大龄未婚,更是威胁着传宗接代,这一更加根深蒂固的观念。

有时候,也不能怪中国父母对子女成婚的执念,他们从小生活在“结婚成家”的社会环境中,作为父母,经历过结婚成家,他们会自认为对婚姻有足够的经验,让子女重走这条路,能确保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有更明朗的认识和掌控。

相当于,把“婚姻等于人生”这道命题,塞给子女,并强势地让他们没有其他道路可选择。

父母对大龄未婚的焦虑,是基于他们的年代和社会状态,却遗忘了时代的变迁。

如今的人,30岁不结婚很正常。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但在父母辈,从新婚夫妇的初婚统计结果来看,1990年全国初婚年龄是22.79岁,比如今足足小了近6岁。

当父母已经工作四五年,结婚生娃了,我们还在学生身份里,迟迟不愿长大。

和父母辈相比,结婚晚的归因,其实是大学扩招。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家的教育水平都很低,高中学历已经是家族的“知识分子”,更别提上大学了。

30岁不结婚的人多吗(30岁还不结婚的人)(4)

人要有不结婚的自由

1998年,中国大学生(专科 本科)招生数仅有108万,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每年增长40-50万,到了2014年,大学招生高达721万。

上学和结婚成家,是不能同时进行的两件事,要上学,就要推迟结婚年龄。

现在大学本科毕业,一般是22岁,如果是女生,离国家规定的晚婚年龄只差了1岁,研究生毕业时基本是25岁,已经算晚婚2年了。

根据婚姻梯度理论,男性偏好寻找比自己教育水平相等或偏低的配偶,女性则更偏向寻找,比自己教育水平相等或偏高的配偶。

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相比之下,男性受高等教育水平却逐年降低,男多女少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女性,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在婚恋市场不太吃香。

因此,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婚姻市场,比父母辈要复杂得多。

以前结婚是1 1大于2,两个人结合,能收获更高的生活品质,但如今教育的普及化,让年轻人有更强的独立自主性,自己也能过得很好,很多人就会思考: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

数据显示,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已经超过了1.25亿,家庭的形式,正在随着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发展,而做出调整。

每个人都有结婚的权利,但应该也有不结婚的自由。大龄未婚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更不是一种原罪。

对于大龄未婚的人群,应该给予尊重。提高他们对于婚姻的信任,对生子的放心,把婚姻视作平等的互爱,而非一方剥削一方的“生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