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风生水起的语境(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粤语风生水起的语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粤语风生水起的语境(诗经里的粤方言俚语)

粤语风生水起的语境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一)

粤语“殳”可读如[wiŋ4]、[fiŋ4],义近扔、甩。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字考释》云:“殳即服之本字。”亦或“殳”与“服”[fik1]乃方言之异。“殳”变为“殁”指身首分离,而“芟”则指拔草而扔之。《吕氏春秋•高义》云:“(石渚)不去斧锧,殁头乎王廷。”《世说新语•雅量》曰:“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殳”亦可读如[wek3],义同“掝”,指甩动,如粤剧之“掝水袖”(甩舞袖)。人谓“殳”无利刃,为撞击之兵器,故俗间以之喻阳具。

参见篇目:《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二)

粤语“沐”读如[muk1]或[muk3]:一指洗头。《礼记•曲礼上》曰:“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二指古人用来洗头的米汤。《史记•外戚世家》云:“丐沐沐我,请饭食我。”人说“沐”即潘沐(米汤)。三指“出水”之木(棒),隐喻阳具。俗间以“洗头”隐喻性交,今粤方言仍谓交媾曰“沐(穆)舖(次)佢(她)”。《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竖头须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洗头与心覆(翻)何干?显系隐喻。又,《史记•吴王濞列传》云:“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馀年,怨入骨髓。”“不沐洗”俗指“不屌”,即互不交往。再,《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曰:“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现通。”诗之“膏沐”即遗妃妾之“膏沐”,指阳具。

参见篇目:《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注音用宽式国际音标,声调用数码表示,近汉语拼音之四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