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

大家好,欢迎关注认知金字塔。

近日,中沙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石油-人民币结算体系,成功确立为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这一次的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无疑是在全球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走出的关键一步。

这个新体系的建立,无疑是在摧毁美国霸权的根基。上一次想这么做的两个人,一个是利比亚的卡扎菲,一个是伊拉克的萨达姆,结果两位都被挫骨扬灰。美国通过一管洗衣粉入侵伊拉克,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民币破除美元霸权的大势已成。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1)

从全球视角来看,不管是外汇储备还是结算交易,各国央行都在努力摆脱美元的统治地位:俄罗斯和伊朗不用提,都是美国的老冤家。但意外的,就连日本和以色列,这两位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的小兄弟,也在背地里动作频频。

日本今年在不断抛售美债的同时,还组织建立了一个加密货币小组,试图绕开美元限制。小组成员包括英、法、加拿大这些美国传统盟友。

而以色列作为美国的头号心腹,也做出了让大哥寒心的事。以色列央行从今年开始,首次将人民币、加元、澳元和日元纳入外汇储备。同时,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将下降5.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对美元、对美国的众叛亲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这改不了别人,完全是美国咎由自取。

多年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没有担当,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曾经嚣张地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通过一轮一轮的货币政策周期,美国将自己内部的危机转嫁到全世界,再通过资本回流填补自身,在全世界割进了韭菜。

自从2020年开启疫情大放水之后,美元在全球就开启买买买的疯狂模式,彻底拉高了全球的资产价格,通胀被全面点燃。而接下来在俄乌危机爆发后,通过制裁俄罗斯,又进一步引爆欧洲天然气通胀,加剧经济局势动荡。最后它自己再通过加息,吸引美元资本回流,实物拿到手了,钱也回来了,所以美国的这一手算盘打得,隔者太平洋都能听到响声。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2)

此外,美国的全球化信用也开始坍塌。自从俄乌冲突开始,美国就牵头七国集团一起对俄罗斯进行深度制裁,不仅把俄罗斯剔除SWIFT结算系统,并且还扣查俄罗斯在海外资产,甚至连俄罗斯的富豪们都没放过,豪车游艇全部充公,这比美国没收阿富汗央行的70亿美元还狠。

这对其他国家而言,确实能起到威慑作用,但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必须和美国保持距离。因为如果自己哪一天和美国交恶,谁能保证自己的外汇储备不会被美国没收?

有报道称,沙特王储和王子们,以及集体卖掉了其在欧洲和美国的房产、游艇,清空了所有的资产。如此看来,大家都在思考自己支付系统以及外汇储备的安全性问题,这就在美元全球化信用上划开一道口子。

其次,美元的价值也备受质疑。随着美国的双赤字加剧,持续增加的31万亿的债务让美国的债权人越来越担心,这个债务即便分摊到每个老百姓头上,也有9.3万美元,折合65万元人民币,而美国90%的家庭,年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下,所以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而且,美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贮藏和支付手段,随着美国经济脱实向虚发展,产业空心化问题加剧,理论上,使用美元就很难获取等价的实质物品,那么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就必然会担心。毕竟这么大一个窟窿,不是说补就能补的。

最重要的一点,美元潮汐加剧了产业掠夺,这一点欧洲企业深有体会。在美国,一面是令人心动的低廉能源价格,另一面是诱人的企业补贴政策。反观欧洲,在美国的鼓动下,能源价格高的离谱还买不到,导致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所以,欧洲企业没得选,德国的汉莎航空、西门子、大众纷纷开始在美国建厂,这些堪称欧洲工业之星的流失,必然会加剧欧洲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但却能为美国的产业回流政策起到显著成果。这种掏空盟友,补充自己的卑劣手法,已经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所以综合来看,这将近100多年的美元全球化,给大多数国家带来的都是痛苦与混乱。因此,既然美国无法为全球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提供保障,那么市场自然会呼唤另一个更加负责任的货币结算体系,而人民币是目前最有资格成为全球流通货币的币种。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3)

上周,中国义乌与沙特首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成功落地。换句话说,中东土豪已经成功体验乐一把直接支付的快乐。对土豪来说,好处很简单,之前赚到的人民币可以直接花了,毕竟中国是沙特的第一大出口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相当庞大的。而对义乌来说,好处也很多,一方面省去了年末美金兑换的复杂流程,另一方面能减小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次人民币成功的跨境支付,为石油-人民币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宣布在未来3-5年内与海合会开展油气人民币结算,成员包括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六个国家,而这六个国家占据了世界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储量的20%。

说到这里,在兴奋的同时,有人难免会担心,如果人民币取代美元,我们势必会受到美国的进一步打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实际上,无论人民币能不能取代美元,打压都不可避免,而且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也不是狙击美元,而是中国追求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我国要想完成产业升级的目标,就势必会与美元霸权相碰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扮演着美国供养者的角色,但是这种情况必然要逆转。代加工的低端利润无法满足持续的经济发展需求,也无法真正让国家走向富强。所以,作为与美国同等量级的世界大国,中国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升级,从供应链上游要利润,就必然会对美国霸权造成致命威胁。

因此,美国基于长期利益的视角考虑,打压是不可避免。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4)

远的不说,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就特别容易受到美元周期的影响,增大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简单说,如果美元之后掉头又继续开始放水,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会迅速贬值;其次,外汇储备过多,不利于国家扩大内需,实现双循环战略。因为过多的外汇储备需要对应的稳定人民币来对冲风险,这些钱没有及时用到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来,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最严重的问题是,万一美国冻结了我们的外汇储备,拒绝偿还我们购买的美国国债怎么办?因此不得不防。

其次,大家可能都忽略了,我国的经济体量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是严重不匹配的。我们的经济体量和贸易体量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然而人民币却不在世界主要支付货币的前三位。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贸易都需要通过第三方货币结算。很明显,光这一点就不合理。

所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我们的意义重大。

首先,在进出口贸易的时候,相关能源企业能有效降低类似石油、铁矿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在进口时能降低货币结算的复杂程度,避免汇率风险与保护成本,进出口贸易公司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在国内金融市场方面,可以吸引外资加大投入,随着个人养老金的入市以及更高程度的对外开放,每一个国人未来都可以享受金融资产带来的升值回报,试想美国持续十多年的高额指数回报,未来中国大概率也能实现类似的增长。

在境外市场,如果实现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尤其是RCEP和“一带一路”地区,通过我们愈发强大的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方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度加大,同时吸引人民币回流力度加大,在境外形成较大规模的人民币存有量,也间接提高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中的地位。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5)

比如我们在全球首屈一指光伏领域,多家光伏企业龙头已经出海建厂,在越南、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东南亚、中亚地区建立完整的光伏产品流水线以用于对外出口,这些跨境结算,会使得人民币更广泛地在各大地域流转,也就更能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为此,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2022年9月,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商定以卢布和人民币各50%的比例支付相关费用。无独有偶,俄罗斯在于印度和巴西作交易时,也自发使用人民币结算。

除此以外,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吸引外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金融市场将会逐渐放开保护,减少境外投资的门槛,尤其对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增加不少开放政策。

这些事件与政策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 “新三位一体”策略,即:推动人民币在跨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与结算、加大在国内市场与离岸市场向外国机构投资者提供高质量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的力度、加快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加快加强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速度与能力。

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后,还是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不同于美国的军事威慑,我们分享的是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的东西。

就拿中东来说,人民币能换来的好东西越来越多。想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是基建狂魔;想要保护能源安全,我们提供硅片和风机;想要发展贸易投资,我们有成套的电商和数字化体系;想要保护国家安全,我们展示可定制化的陆军合成旅装备;想要发展航天航空事业,我们推动嫦娥搭载计划,等等

美元和石油如何平衡(美元遭遇重大挑战)(6)

纵观世界,除了中国,还有谁能提供这么多核心领域的服务,还有谁能有如此高的性价比?而随着未来石油人民币的体系形成,国际人民币的循环也就完全彻底的打开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围绕两个关键词“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由于美国动用金融霸权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各国必然会增加应对美元风险的策略,市场也必然产生寻找美元替代品的需求。虽然美元目前在全球货币支付体系中仍有较大的占比,彻底衰落也的确需要时间,但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的主权货币,在世界去美元化的大趋势下,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