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车联网企业(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力腾飞)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淄博车联网企业(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力腾飞)(1)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整体图

淄博车联网企业(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力腾飞)(2)

智慧操控中心

淄博车联网企业(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力腾飞)(3)

无人车在人民广场部署

淄博新闻网讯 □本报记者 王奇

智能网联,风起淄博。

2017年以来,淄博以临淄经济开发区为重心,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将其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虽然并非最早起步城市,但在持续发展与跃迁过程中,这座曾以化工产业闻名的城市,正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崛起而备受关注。

5年攻坚,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占地336亩的一期工程,已拥有总投资45亿元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成年产能5万台的无人驾驶物流车柔性生产线、量产自动检测线。

5年实干,淄博已是山东省率先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攀登计划”的城市,是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16个试点城市之一,被誉为“双智之城”。

如此亮眼的成绩,令人瞩目,更得到了业内大咖的青睐。全国汽车行业唯一的技术转移盛会——2022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暨中国(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会落子淄博,于9月2日盛大开幕,高朋满座、巅峰对话,共商智能网联汽车新未来。

1智造高地 ——产业高端“龙头集聚”

赶往位于临淄经济开发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一路畅通。畅通,意味着流动,充满着生机,一个充满生机的产业园,也涌动着机会和希望。

这个“从无到有”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就犹如一条逐步走向生机的“路”。

引燃临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机的源头,来自于临淄区聚焦“四新壮大”的决心,2018年临淄区确定了以智能装备、大数据、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医药为主的“四新”产业赛道。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在此时开始生根。

看到了这个产业园潜在发展优势的企业,便一早就预定了位置。

2018年,舜泰汽车已成为纯电动商用车线控底盘研发制造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在谋求更大发展时,舜泰几乎是一眼相中了临淄经济开发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在彼时的舜泰汽车看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日后势必会成为淄博技术创新密集的中心,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舜泰汽车的决定是明智的。从企业入驻开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就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时代,临淄经济开发区立志要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打造成为具有领先性、影响力的地标产业。

临淄经济开发区委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编制了淄博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以占地336亩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为创新发展核,在“一体两翼”发展体系(一体:无人驾驶整车装备;两翼:智能化、电动化)基础上,制定了“4 N”行动计划,即打造“1”个高端研发测试创新平台、“1”个产业集聚园区、“1”条智慧交通示范线路、“1”套标准体系和“N”个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全链发展生态“淄博模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园区开始得到关注。因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逐渐汇聚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配件研发和生产企业。

睿羿科技、舜泰汽车等头部企业,发挥通用线控底盘技术优势,升级无人驾驶智能车生产线,引入自动驾驶算法和算力团队,以市场需求和示范应用为导向,开发环卫、零售、军用、物流、接驳、安防6大系列拳头产品,率先打造1家独角兽企业,力争3年内实现年销过亿元,5年登陆资本市场。

众联能创,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系统细分领域全国第二位,在园区内已建成年产5万台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智能化生产基地,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园二期项目即将投用,并计划将公司总部由苏州搬迁至临淄。

超威集团,中国500强企业,动力电池行业全球第三位,其全资子公司山东合泰新能源2019年落户园区,投资10亿元建设了锌动力电池研究院和0.8吉瓦中试生产线,承担超威集团锌动力电池的中试和产业化任务。2021年5月,产品通过钱逸泰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齐鲁智行,以淄博自动驾驶场景资源为依托,通过引入国防科技大学专家,初步组建起15人的运维团队,建成全省首家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下一步将推动各类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综合服务商。

…………

从打造拳头产品到研发关键部件,再到引进整车装配,临淄经济开发区积极培育扶持壮大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深度推进铸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

这样的“集聚”,为园区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因此,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的特点,那势必是——“集聚的力量”。

2智创高地 ——平台链接“科技前沿”

作为新兴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注定具有高密度的科创因子。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一环。在临淄经济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紧盯前沿、勇立潮头的创新力量,各类新兴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园区、持续发力。

智能网联汽车协创院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的核心研发平台,是我市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是“政产资学研用”多元主体开展产业协同创新的平台。

2021年8月成立,仅用一年时间,协创院就以舜泰汽车为依托,联合临淄经济开发区及市区科技、工信等部门,一举拿到含金量十足的两个全省唯一——“山东省智能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山东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省车辆自动驾驶领域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这样的创新影响,对新兴产业集群集聚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通过与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科研平台,推动前沿技术转化、产业链式集聚,目前,园区内已建成6家新型研发机构,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山东)协同创新研究院、北航天汇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超威合泰锌动力电池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淄博分院、北京理工大学水陆两栖无人装备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

将视线拉得稍远一些,我们也能看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聚集起国内首屈一指的研究机构,瞄准不同研发方向——锌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线控底盘整车装备、自动驾驶AI系统、自动驾驶芯片……未来,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高地,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塑造淄博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优势。

科创的汇聚,让各种创新要素交互作用:

创新资源供求关系得到自然协调,产、学、研实现了“门对门”的合作模式,政府编制发展规划、强化要素保障,企业放大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学校输送产业人才、转化创新成果,一个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体系在园区逐步成型。

另一层面上,正如老话所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中的这些科技载体与领军企业也正在吸引一大批高层次科研与技术人才来创业、来交流、来工作,临淄经济开发区通过对顶尖人才和团队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并精心组织筹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会,以及高峰论坛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创业大赛、挑战赛、车企面对面、清华大学汽车行业校友会等特色活动,链接更多创新资源和人才,不断提升这里的科创因素密度。

3测试高地和运营高地 ——场景丰富“多面开花”

“淄博,我们来对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内,智能网联汽车协创院院长张伟伸出手指数着说:“落户政策、研发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产业配套……样样都给力!”

好的营商环境是最重要的软实力和生产力。

一系列政策犹如甘霖。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印发《淄博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淄博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管理试行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关于支持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在研究制定,将围绕智能制造、软件开发、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扶持政策。

量身定做的服务让人暖心。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成开始,临淄经济开发区就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全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快构建融资保障体系,由财政部门列支专项资金,保障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示范运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组建10亿元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基金,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产业链子基金,将融资规模扩大到20亿元,全方位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的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规模扩张。

上下合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逐步支撑起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今年4月,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亮相,5月,启动无人驾驶城市应用场景测试,一个个节点标志着我市向无人驾驶应用推广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智能网联全生态场景正成为现实——

园区36亩智能封闭测试场,拥有18种路况、54种场景;300亩特定场景、半开放测试道路已投入使用;4000亩鲁中驾考中心全场景综合测试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改造升级,将打造国内面积最大、公路里程最长、测试场景最全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淄博境内全长26公里的山东高速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是全国第8个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集合了所有典型的高速公路元素和丰富的气象条件……从升级园区测试中心,到完善全景测试基地,再到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竞技赛场,通过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测试高地,淄博的测试场景不断走向开放,从“测试区”向“试验区”进阶,为企业提供了诸多更复杂、更接近现实环境的场景,为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淄博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一步向市场开放,不断拓宽多元场景,打通“产品开发——应用示范——商业推广”全流程,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孵化高地。

物流运输、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环卫保洁、移动零售等领域正在加速无人驾驶的落地。目前,临淄人民广场、临淄高铁北站、部分景区以及省内外合作地区已投放57台无人驾驶装备,计划到2022年底,在临淄区内投放各类无人驾驶车辆247台,在我市内投放600台,在我市外投放1000台以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新基建、大数据平台,深度覆盖重点区域和道路,智能化升级交通标志标识也在同步布局,为车路云平台之间的监测、控制、交互提供可靠通信服务,保障各类无人驾驶车辆的投放应用。

从化工重镇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崛起,临淄正经历一场转型蝶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临淄将充分发挥优势、顺应趋势,用智能网联汽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金名片”,以更集中的力量推动临淄乃至全市实现“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推进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晋位升级。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将串珠成链,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智能制造、赛事举办、示范体验、应用推广”全链发展生态。

山东领先,国内一流,一个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正在临淄扬帆启航。

编辑:芦磊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