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

1、《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思想产生的标志性著作,分上下两篇81章五千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其主旨归结为“道法自然、无为自化”。通行本为王弼本,20世纪和21世纪初通过考古又发现了马王堆帛书本、郭店竹简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1)

2、《庄子》:

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通行本为郭象本,仅三十三篇。

全书“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汪洋恣肆,变化无端,对后世道家思想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有极大影响。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2)

3、《黄帝帛书》:

1973年末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发现的四篇古佚书,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原来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的。很多学者认为它就是和《道德经》一起并称为黄老道家两大经典的《黄帝四经》。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3)

4、《管子》:

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刘向在《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4)

5、《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又名《吕览》。

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为现实社会服务。《吕氏春秋》的名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5)

6、《鹖冠子》:

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汉书‧艺文志》云作者为“楚人”。和其它黄老道家书籍一样,本书以黄老刑名为本﹐兼及阴阳数术等学,同样具有杂采百家的特点,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

另外,《鹖冠子》记载了战国末年庞煖率军击败燕军的战役﹐所以在军事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6)

7、《文子》:

又名《通玄真经》,传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同时兼采百家之言,对儒家仁义道德思想也多有吸收。

前人认为今本系汉唐之间的伪书,或认为抄袭《淮南子》的西汉后期作品。但是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中,曾出土《文子》的残简,确证了《文子》为西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7)

8、《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汉书·艺文志》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汉初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的名言:“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

道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著作(道家的9部主要著作典籍)(8)

9、《列子》:

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今存八篇,是东晋张湛所辑。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