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

有三个途径,都能成为科技公司CEO。不一定是要成为科技专家,熟悉科技公司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最重要。

这些年陆陆续续给不少企业做过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课题,接触了一些企业的CEO。同时,结合公开报道中本土科技公司及世界科技巨头状况,给读者朋友们做一个分享。

一个道路是自个创业

像小米雷军、华为任总、福耀玻璃曹德旺、腾讯马化腾、长城汽车魏建军都是自个创业,自个当CEO。当然,阿里、微软、苹果创业之初的情景也是相似的。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1)

华为CEO任总,87年创业,已经35年了

我服务过的本土科技公司中,印象最深的是辽宁某地的一位企业家。他们夫妻俩早年是开餐馆的,接下来,当地矿业兴起。他俩投身矿山业务。

挖矿并非咱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地用力气把矿石弄出来就行了。有时候,得花点心思把杂质剔除,才能达到客户所需的纯度。后来,他的子女跟我们团队聊天时表示了对老父亲极大的敬意:没日没夜地钻研技术,硬生生地从一个餐馆老板变成了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内行。

但是从我做经营分析的观察来讲,他们不仅仅是自己钻研。他们还形成了对外技术合作的联盟:主动寻找大专院校的老师,向他们讨教,请他们来现场指导。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2)

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本土科技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图为华南理工大学

这种文化一直延续着,我们课题组去这家企业时,他们已经创业三十年了,仍然每天宾朋满座,其中很多都是相关领域的科技大拿。创业者亲自作陪,逐个敬酒。

他这个CEO坐得很稳。他是内行。

再有一个类型,是听话、出活儿

阿里的张勇是个成功范例。这个类型的CEO不是创业者,但是能够听懂创始人的意图,而且有自己的领导能力,能够带团队、冲业绩、出成果。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3)

阿里巴巴集团的经营规模稳步上升

张勇能干的事,马云能不能干?基本上可以。早先马云就是自己掌控整个经营管理的大盘。为什么让马总退下来,让张总上?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要说年龄原因,马总 1963 年出生,比亚迪王总 1966 年,也相差不了多少。马云2015年把CEO位子交给张总,当时马云是48岁。比亚迪王总今年54岁,仍然做CEO,显然,年龄并非决定性因素。

我们能够明白的是,张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明白马总的意图。所谓“听说”,不是说溜须拍马,是要理解董事会的商业格局和竞争策略,把事情做对。像现在的阿里和腾讯,去年营业收入分别是九千亿和六千亿,这样大的体量,他们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们要营造自己的生态,他们要构建商业的壁垒,他们要理解发展的趋势。这些知识、能力和视野,不是简单地顺从老板能够达到的。

能够把一些事干成就更加重要了。不会干事,或者干不成事,都当不了CEO。张总显然是能干事、而且能干成事的。早在入职淘宝之后不久,他就利用午间吃工作餐的时间与方方面面的同事沟通交流,不仅了解了现状与问题,也团结了同事,提升了执行力。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4)

张勇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网

我以前服务过的客户也有这个类型的CEO,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国外拿到绿卡回国担任这个职务的技术专家A总。

那是一个重工业企业,是当地的高科技企业,对技术的要求蛮高。创业者早年自己亲力亲为,从实践中钻研出来。学历倒不高,大约是初中文化,通过自学掌握了全部的工艺和流程。

创业成功之后,渐渐地要面对方方面面的事务。创业者委任的CEO,既要懂技术,又要能团结人。很多从大城市来的“周末工程师”在前一方面能够胜任,与本土英豪相处共事中却常常力不从心,有的是待两年就待不下去了。

A总深谙此道,默默地付出努力,能够按照老板的意图去做事,把握好质量和进度。同时,保持和气,能跟周围的人相敬如宾,成功地在CEO的职务上干了很多年。我非常佩服这位CEO,有技术,又保持低调,自立自强。

第三种模式,是互补

微软的鲍尔默与盖茨就是高度互补。微软是1975年盖茨和他的中学校友艾伦创办的,1998年7月,鲍尔默成为总裁,一年半之后他成为首席执行官。他和盖茨是大学校友,但是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他是杰出的商务经理,擅长销售,擅长鼓动数以万计的销售员队伍。盖茨是天才的程序员,也很有商业头脑,但是比较“闷骚”。面对面推销自家的产品,还是鲍尔默在行!

腾讯的马化腾与刘炽平也是互补的类型,只不过,目前后者还是总裁,马总兼任董事长和CEO两个职务。刘总擅长财务、金融与投资,马总掌握技术和运营。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5)

前者把控并购,营造商业生态;后者熟悉用户体验,提升竞争优势。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给腾讯带来了有质量的增长。如上图所见,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比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难能可贵。

我服务过的本土科技公司,有一家印象极深,老板早年是开货车的司机,无意中发现了商机,挣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当地政府倡导和支持下,开辟了新业务,投资举办了一个高科技企业。但是这位老板根本不懂那些技术,就请了一位在行业内干了很多年的技术大拿B总,而且非常信任他,给的待遇也够高。

老板负责外围事务,融资和营销等等,B总抓研发和工艺。总体上效果不错,蒸蒸日上。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6)

深圳,科技创新高地,产生了很多本土科技公司和科技人才

互补型的CEO,与创业者本质上是劳动合同指导下的协作关系,这一点比较难以把握。这些年,也有过一些CEO与创业者分道扬镳。但不管怎样,这个类型的共事非常有益,磨合好了,可以成为本土科技公司成长与进步的双引擎动力。

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三种类型的科技公司CEO)(7)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和关注,我们一起聊聊本土科技公司的成长与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