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还有一天的时间,就是小暑节气了,暑为炎热的意思,小暑小热,大暑大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和大暑之间,大概持续30-40天左右,空气潮热且闷热,高温酷暑,十分的不舒服。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1)

小时候看电影,常听武侠人物说“冬天三九,夏练三伏”,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一年之中最冷和最热的时间段,如果能坚持下来,说明一个人的意志是很强大的。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2)

小暑节气将至,因为受暑气影响,人们的身体极度不舒服, 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没有食欲,除了要调整作息规律,还应改善饮食习惯,人是顺食而生的高级动物,到了什么季节就应该吃什么季节的食物,现在是夏季,当然要以夏季“三宝”为主。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3)

“小暑吃三宝,伏天没烦恼”,跟随着节气变化,健康顺利度过苦夏

一宝、吃伏羊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最炎热的季节,人体消耗大,很需要羊汤补充,民间更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三伏天喝羊肉,俗称“吃伏羊”,大热天喝羊汤,可以热制暖,排汗解毒,湿气可以随着汗液排出,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4)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都有关于羊肉的吃法,山东菏泽单县的羊肉汤,在当地十分出名,尤其三伏天期间,外地人恨不得躲在空调屋里不出来,再看看单县街头的羊汤馆,高朋满座,生意火爆,人来人往,人们喜欢喝羊汤,中间还可以免费添一次汤,直到汗流浃背,大汗淋漓才心满意足。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5)

二宝、食黄鳝

鳝鱼一年四季都有卖,唯独小暑节气期间的鳝鱼,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形容的是它的营养,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的功效,鳝鱼表面圆滑,细身修长,可能会对部分人造成恐惧,但它的营养价值不容小窥,早知早收益。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6)

黄鳝的烹饪方法很多,响油黄鳝、红烧鳝鱼、鳝鱼汤、干烧黄鳝、红焖鳝鱼段等等,酸甜咸辣,吃法多样,鳝鱼经过烹饪之后,肉质酥烂,汤汁浓厚,味道鲜美,滋补身体,吃鳝鱼的时候,也有几个禁忌,不要和菠菜、南瓜、红枣、狗肉、狗血同食。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7)

三宝、吃莲藕

“藕”和“偶”同音,小暑节气吃莲藕,寓意偶遇佳人,是对新人的一种祝福,早在清代时期,莲藕就被定为御膳贡品,供皇帝和达官贵人们享用,莲藕产于淤泥中,而荷花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常被形容为清廉高洁的象征,在小中高课文中多次出现。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8)

莲藕口感脆爽,营养丰富,可以 清炒,凉拌,煲汤,炖煮,开胃清热,滋补养性,湖北地区盛产莲藕,在当地莲藕被评为“水八仙”之一,久负盛名,口感也更好一些。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9)

小暑时节炎热,人体消耗大,除了合理饮食,还应该及时补充水分,绿豆汤,酸梅汤,凉白开,该喝的时候,一定要喝,当感觉到口渴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小暑除了吃“三宝”以外,还有“五不准”

1、不洗凉水澡

夏季炎热,人体出汗频繁,尤其在剧烈劳动以后,大汗淋漓,干脆冲个凉水澡吧,其实大错特错,此时的毛孔全部呈现张开状态,用凉水一激,容易诱导心脏疾病。

2、不吃凉冰块

如果不想体内有更多的湿气,那就少吃冷冻的冰块、冰糕、冰饮料、冰水果等食品,只图一时的舒服,换取后面的痛苦,非常不合适,很多人年轻人,还不懂什么叫湿气,等明白了,也就晚了。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10)

3、不吃剩饭剩菜

天气炎热,剩菜剩饭不卫生,在三个小时左右,就会滋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中,也不要超过24个小时。

4、不吹冷空调

空调可以适当地吹,把温度调到26-28度,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直吹22度的空调,面部容易瘫痪不说,还会湿气入侵。

小暑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明日小暑要学会忌嘴)(11)

5、不下河游泳

每年的夏季,都会有溺水事件,可怜了孩子和家长,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小暑节气以后,天气会更加炎热,很多人贪图小便宜,想下河游泳,水底环境复杂,真不如花点钱,办一张游泳卡,到专业的游泳馆,充分释放一下,对家人也负责。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