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2)

提到圣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古装剧中,常见太监手捧金灿灿的皇绫,

念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真实的圣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一边欣赏圣旨上的书法,

一边了解其真实的模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断句?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而是称“命”、“令”、“政”等。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3)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他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4)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

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作为圣旨的“开场白”。此后,历代沿传,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而这八个字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作为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的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最后完善于明清。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5)

▲明成祖朱棣的圣旨 龙岐山村出土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6)

▲明 弘治皇帝的圣旨

最初,皇帝下达的命令不叫圣旨,在当时称“命”、“令”、“政”。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在书写上,有的是皇帝亲笔书写,有的是当时的大书法家、大学士为皇帝代写,而且文字严谨,几乎达到了无可增删的程度。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7)

▲明 弘治皇帝的圣旨

在明代的圣旨中,只有汉文一种,而清代的圣旨,则采用满文、汉文合璧书写的。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8)

▲明 嘉靖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9)

▲明 嘉靖皇帝的圣旨

清代的圣旨大多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替皇帝书写,林则徐也曾写过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0)

▲明正德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1)

▲明正德皇帝的圣旨

圣旨在措辞方面会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辞,比如有“诏曰、制曰、敕曰”等多种。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2)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圣旨

其中“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皇帝嗣位、太子继位等。而“制曰”则是皇帝的德音下达,类似于嘉奖令之类的。而“敕曰”是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晋爵的同时要警告你不要恃宠而骄。

下面是清朝部分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3)

▲康熙皇帝五彩圣旨 新乡档案馆藏

康熙皇帝五彩圣旨,新乡档案馆共藏2件,从日期来看,两道圣旨均为清朝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日所下,第一道圣旨是封任璇之母为诰命夫人,表彰其教子有方;第二道圣旨是封任璇之妻为“贤惠”,意为贤内助。

这两件五彩圣旨上面有满汉两种字体,共由黄、蓝、褐等几种颜色组成,所用材料为五彩绫缎。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4)

▲乾隆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5)

▲嘉庆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6)

▲嘉庆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7)

▲道光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8)

▲道光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19)

▲宣统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20)

▲光绪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21)

▲光绪皇帝的圣旨

皇上下了圣旨(看看这些皇帝的圣旨)(22)

▲清 恩赐诰封牌 江西南昌滕王阁藏

声明:文章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