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1)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2)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3)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4)

圣容寺位于民勤县城南隅,俗称大寺庙。清道光五年(1825 年)许协修《镇番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 年),1981 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寺院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南北长 125 米,东西宽 50 米,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阁等;东西两侧为僧舍和厢房。保存《重修苏公庙碑》等 10 余通。

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前出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月台周边装石雕望柱栏杆。檐下施五踩重翘斗栱,门楣悬挂“大雄宝殿”匾额,平板枋、阑额有生起现象,廊柱上悬挂木雕鎏金楹联。殿内天花为木构船底形状,底面和侧面方格内彩绘佛像和云纹,后部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像,两侧山墙上绘佛像,均为 1987 年前后重新绘、塑。

三圣殿为单檐悬山顶前接卷棚抱厦式,面阔三间(14 米),进深三间(12.2 米),前檐高 3.3 米,两山墙高 6.2 米,后墙高 2.9 米,后檐明间建一门廊,宽 1.84 米,檐柱高 2 米,为后期增建。室内梁架上置隔架科斗栱,有翼形栱、脊瓜柱和叉手。屋面覆盖灰筒板瓦,正脊两端饰吻兽。

藏经阁为重檐歇山顶前出廊结构,二层楼阁,通高9.4 米,面阔五间(19.5 米),其中明间宽4.3米,次间宽 7.1 米,下檐柱高 2.7 米,直径 0.31 米,檐下施三踩单翘斗栱。下檐左次间、梢间檐柱与金柱之间施二组挑尖梁。楼梯分设在阁楼东西两侧外,土坯砌筑,踏步长 3.4 米,宽 2 米。

二楼前出廊,室内外通铺木地板。屋面覆盖灰筒板瓦,正脊用雕花脊筒砌筑,两端施吻兽,中间置子牙楼阁。僧舍、厢房为民国时期修建,均单檐单坡硬山顶。

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我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1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观音堂北殿东山墙外侧以东5米,南至山门檐柱外侧底部以南8米,西至前院西配殿后墙外侧以西6米,北至藏经阁后墙外侧以北12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0米。”

(甘肃省文物局)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5)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6)

本文为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武威文体广电旅

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5—2211772,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甘肃标志性古建筑(甘肃古建筑圣容寺)(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