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的育苗:皂角树育苗技术

皂角树育苗技术

皂角,又名皂荚树、皂荚等,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花期3~5 月;果期5~12 月。皂角原产中国长江流域,能够很好的接受各种各样的生长环境,甚至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m 处,因此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具备皂角的存活条件。皂角生长速度慢,但存活时间可长达600~700a,属于深根性树种。皂荚树应用价值极高,树干可作为家具制作的原材料,其它大部分也可作为药材使用。但近几年人们大量砍伐皂角,导致皂角的稀缺。所以应进一步研究皂角种子的培育,提高皂角的产量和质量。

皂角树的育苗:皂角树育苗技术(1)

2 播种

4月播种,为了防止山皂角白叶病和黑斑病先将催过芽的种子用70 % 的多菌灵进行均匀搅拌,以达到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和提高皂角出苗率的效果。

2.1 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无论是树高还是地径生长量均较对照苗床育苗高,主要因为钵苗由于塑料膜的容器承载,加之空隙间的通气状况较好,增加了土壤的温度和水分交换率,提高了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和有利于绿化造林成活率的提高和保存率。

2.1.1 整地将苗圃地平整成宽1.5 m、长20 m 的长方形地块,垄高30 cm。

2.1.2 用泥土、牛粪和少量N、P、K、复合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10x10 cm 大小的黑色塑料营养钵内,深浅以装满营养钵再稍多一点为好(标准掌握到用水阴湿后,刚好基本填平营养钵为宜)。接着按每排10 个营养钵,将营养钵一个挨一个集中摆放在长方行地块内。最后用大水漫灌,待表面稍干后准备播种。

2.1.3 将处理好的种子,按2 ~ 3 粒/ 个营养钵放入营养钵内,接下来用两根3 cm 厚的标准尺杆平放在营养钵上,开始洒土。最后再用一根尺杆在两根标准尺杆来回推动直到摊平为止。注意要做到两点:一是所用覆土以不干不湿为好,而且是必须用筛子选过的细土。二是覆土时一定要摊平摊匀,以确保厚度精确达到3 cm 为最佳。

2.2 大田育苗

2.1.1 细致进行整地,均匀施入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 ~ 5000 kg。将苗圃地整成宽1.3 m、长20 m 的长方形

地块,垄高15 cm。

2.1.2 播种前5 ~ 6 d 先灌足水,待表面阴干后,在进行播种。

2.1.3 播种时每隔30 cm 左右开6 ~ 8 cm 深的条沟进行播种,株距2 ~ 3 cm 左右。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

3 cm。

3 播后管理

3.1 苗木出土前,最好不要浇水,防止表面板结,影响出苗率。

3.2 苗木出土后,定时用喷雾器进行清水喷雾,以增加湿度。

3.3 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喜鹊等鸟类叼食幼苗。

3.4 幼苗出土期间,不能中耕除土,只能用耙疏松表土,以免损伤还为出土的幼芽。

3.5 对于营养钵育苗,当苗高达到20 cm 左右时,如若不能外调,要及时进行移栽,株行距以35x5 ~ 10 cm 左右

为好。移栽后要做好标记,以备实验对照。,

3.6 五六月份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视墒情浇水2 ~ 3次,结合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每次追尿素10 kg,七、八月

份雨量较多,可适当追施磷钾肥。

3.7 中耕除草:苗圃地杂草生长快,繁殖力强,与幼苗争夺水分和养分,有些杂草还是病虫的媒介和寄生场所,因此,苗圃地应及时进行中耕和除草。

3.8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和蝼蛄的危害。

4 苗木出圃

每年应于11 月份苗木落叶后至次年苗木发芽前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每批苗木应挂有标签,标明苗木品种、生产单位、苗龄、等级、数量、起苗日期、批号、标准号、苗木检验证书号等。起苗后不能立即外运或栽植时,要进行假植。越冬假植要做好苗木的防冻保护和遮荫。

皂角树的育苗:皂角树育苗技术(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