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大传第三十九回 舜帝演义第三回

却说尧帝以天下让贤,访得巢父、许由高致,皆亲往致之,俱不肯受。帝与二三臣下,只得回朝。一日升殿,群臣朝毕,帝曰:“夫天下者,乃万民之命脉。系于一人,务在贤明有德者居之,方不负苍天民命。腾有子丹朱不肖,古之人不理正务,便是谓之不肖也。朕甚病之。况且朕年迈,恐不久立。前者亲访让巢父、许由,皆不肯受。

舜帝大传第三十九回 舜帝演义第三回(1)

  今卿等可公举天下有贤明才德兼备之人,可代朕位者,朕受之以厥职。”群臣皆奏曰:“太子可。”尧帝笑曰:“知子者莫若父,朕肯私一人之利,而病天下哉!卿等若知有其人,公举便是,不必多疑。”群臣又奏曰:“太子贤愚,臣等不知,陛下不受太子,欲授贤明之人,臣等惟闻得历山姚舜,孝悌闻于天下,且贤明忠正。我主欲授天下与人,非斯人无可当之者。”帝闻奏大悦曰:“朕亦闻名久矣。”即命四岳为使,直至历山,召舜入朝。四岳领旨,辞帝而行。

  却说大舜正在历山耕耘,四岳适至,见舜接人,礼毕,茶罢,四岳曰:“尧帝年迈,太子不肖,欲传大位于贤者。朝臣奏与明公,孝友贤能。帝命下官召明公入朝,托以大事。”舜曰:“某乃孤陋拙夫,决不敢当此重职,恐负所托。”四岳曰:“明公德播天下,民皆仰望,今非一人所知者,不必太谦。”舜曰:“父母在堂,必不我行。”四岳曰:“尽忠不能尽孝。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岂有不行之理?”舜见辞不可,只得随使命入朝。夜住晓行,不数日已达帝都。怎见得皇州景色,唐人有诗为证:诗曰:

  山河千里国,

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

安知天子尊。

  尧帝升殿,文武两班山呼拜舞已毕,四岳出班奏曰:“前蒙陛下差臣往召姚舜,今至朝外,未敢擅进,奏取进止。”帝闻四岳之奏,大喜,即命宣入。舜至殿前拜舞于丹墀之下,帝降阶而接,亲手扶起,赐坐而问之曰:“朕再欲治平天下,今无有长策,如之奈何?”舜对日:“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帝日:“奚事?”对曰:“事天。”帝又曰:“奚任?”舜对曰:“任地。”帝又曰:“奚务?”舜对曰:“务人。”帝又曰:“人情奈何?”舜对曰:“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人之情也。若夫从道则吉,反道则凶,犹影响也。”

帝见舜对答如流,又欲试察其才能,又问之曰:“为君之道,更当何如?”舜对曰:“美五常,无违教也。揆度庶政之官,以时而叙无废事也。开四方之门,以宾礼亲邦国诸侯,各以方至而使主焉。此和之至也。今有洪水之害,使臣至山足,雷雨大至,而不失常不迷,知其度量也。此则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得斯人而天下治矣。”帝闻舜奏大悦曰:“卿言皆合朕意,今天下得人,朕无忧矣!”便即欲授天子位于舜。帝又自思曰:“舜之贤能虽见,而恐内不得其贤妇,有生内患。”当日朝散。次日早朝,帝即以二女妻舜。长曰娥皇,次曰女英。二女皆大贤,事舜无娇色,无喜容,雍雍默默,躬修德化,不耽乎枕席之私情,不溺乎房惟之偏爱,倾心乐从,齐执妇道。

舜帝大传第三十九回 舜帝演义第三回(2)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帝召舜至朝,不觉有五载矣。帝一日升殿,命台官涓吉,使舜摄位,凡大小事务尽决于舜。尧帝忽沾疾不起,数日而崩。在位七十二年,又摄位二十八年,寿一百九十八岁。舜尽心臣道,理吊事毕,葬帝于羽山,在东平州西南。本朝洪武四年建祠,有司春秋祭焉。避位于河南即今之河南府。不出。天下诸侯朝觐讴歌讼狱者,不朝丹朱,而朝舜。舜无可奈何,只得出即天子位。

舜帝大传第三十九回 舜帝演义第三回(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