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

鱼是一种好食材,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脂肪含量不高,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鱼肉中含有丰富国人比较缺的维生素D、硒等营养素。但可吃鱼也要懂得识鱼,因为鱼类有有毒无毒之分。

有毒鱼类是指食用后会中毒的鱼类,种类很多,可以分为毒鱼类刺毒鱼类

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1)

毒鱼类

指的是其肌肉、皮肤、血液或内脏含有毒素,毒鱼类包括七种鱼类——肉毒鱼类、鲀毒鱼类、卵毒鱼类、胆毒鱼类、血毒鱼类、肝毒鱼类和含组胺鱼类。代表鱼:河豚(内脏有毒)/鳗鲡、黄鳝(血液有毒)。

1、河鲀鱼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而山东则称艇巴,河北叫腊头,广东称乖鱼或鸡抱,广西则叫龟鱼。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河鲀毒素(TTX),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现研究发现,TTX来源于摄食,通过吸收体外食物链中的TTX而在体内积累毒素。

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2)

图3 河鲀

2、海鳗,以及许多其他鳗鱼目鳗鱼,血液中含有有毒蛋白质,它们通常被称为鱼毒素。鱼毒素中毒可导致痉挛和呼吸沉重。最突出的有毒物质是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CTX不是由海鳗本身产生的,而是由鞭毛虫产生的。这些浮游生物或无柄生物中的一些产生雪卡毒素,处于食物链的低端。无柄物种被吃掉,漂浮的物种被各种过滤进食器过滤,通过这种方式,毒素在食物链中一步一步地丰富。在海鳗粘膜中发现的另一种毒素被证明是溶血的,这意味着毒素还会破坏红细胞。由于这些毒素与鳗鱼皮肤中的腺体有关,因此它们也被称为crinotoxins。

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3)

图4 海鳗

毒刺鱼类

指的是鱼类的毒素经过鱼鳍上的硬棘释放。代表鱼类:魟,(尾刺有毒)/鬼鮋(背鳍硬棘)。

1、魟鱼(Stingray)又称魔鬼鱼。淡水魟鱼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后,鱼体背部的中间一直到尾部的地方都长有明显突出的齿状凸刺,并且在尾柄上也单独特化出一种更显著的齿状突出,称之为棘刺、钩刺或针刺。魟鱼特有的毒刺通常每两年更换一次。毒刺中含有毒素,被刺伤后,会引起间歇性的抽痛,且患部会肿大,伴随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麻痹等现象,有些严重的如毒棘刺到胸部或腹部则易致死。

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4)

图5 魟鱼

2、鬼鮋,是鮋形目,毒鮋科,鬼鮋属鱼类的通称。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中国福建沿海将此鱼煮汤,治小儿疮疖症。肉可供食用。日本鬼鮋背鳍的毒腺呈梭形,位于背鳍棘背外侧的两纵沟内,有结缔组织包绕。

菲律宾的鱼有哪几种(海洋中带吃的玫瑰)(5)

图6 鮋

有毒鱼类的用途

有毒鱼类虽然危害健康,但其毒素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肉毒鱼类的雪卡毒素,具有胆碱酯酶的阻碍作用,能够提取用作特定效应的神经或肠胃药物的药源。河鲀毒素TTX的毒性很大,能使神经肌肉强烈麻醉,阻碍神经和肌肉的传导,促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血压下降,抑制呼吸,可提取用作局部麻醉剂、降压剂或其他作用于神经的药物。血毒鱼类的鱼血毒素有溶血和抗凝固作用等。都能若能处理得当,可为水产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纯纯,乔琨,陈贝,许旻,黄鹭强,刘智禹.河豚毒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J].渔业研究,2021,43(05):539-548.DOI:10.14012/j.cnki.fjsc.2021.05.013.

[2]赵峰,周德庆,李钰金.海洋鱼类雪卡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21):376-380.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5.21.070.

[3]刘晓萍,于业军,张克凌.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鮋背鳍棘中的毒腺结构[J].海洋与湖沼,1999(06):597-603.

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