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2)

说一些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

但也不会觉得自己更笨了的事

大概率你只会感到:

「太好了我都这么大了还感兴趣这些有的没的」

然后读读跟工作生活无关的书

哲学、诗歌、地理、物理或者生物学

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01.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3)

© LI HUI

化学元素中「磷」是个很美丽的名字。

意指「光之使者」,它会发出磷光,在脑子里,也在鱼中,所以老人们常说吃鱼会聪明。植物没磷不能生长。法利叶一百年前发展出磷酸甘油给贫血儿童。磷也在火柴棒头上,爱得发狂的女孩吞食它自杀。它还在鬼火中。

02.

目送着太阳缓缓落下,

我们注视夕阳之美,

哥白尼则看到了世界在旋转。

03.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4)

© Carmelo Micieli

地理学是什么?

有些人以自己知道哪些河流最长,哪些山脉最高,哪些荒漠最大而自鸣得意。这些关于世界的实际知识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让我们把当前的事件放在应有的空间位置。

地理学要远比地名和位置丰富得多。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如何不同和为何不同的学科。更进一步说,地理学是研究所观察到的空间格局是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形成的学科。

04.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5)

© federica

研究地球生命的共同祖先,与其用演化论不断倒推,不如先去关注那些不变的事物——地球生命拥有的共同属性。

总结来看,包含这些:都由细胞组成(除了病毒,但它们只能在细胞里表现出活性)、都有 DNA 基因,都用普适密码子为特定的氨基酸编码,都使用 ATP 作为能量货币,以及都共享一套代谢反应内核(三羧酸循环)。

从这些不变的底层特征里,可以推测所有生命那个遥远共祖的形态。

05.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6)

恐龙是怎样飞起来的?这里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第一种认为,飞行的起源是树生恐龙凭其利爪攀上树干,在树枝间跳跃,在下落的过程中形成了双翼。

第二种认为,奔跑型动物先获得飞翔的能力:摆动覆盖羽毛的原始「臂膀」,他们加快速度,直到可以起飞。第二种「从陆地出发」的理论似乎更加可信。

06.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7)

© dan.franco

鸠摩罗什在译佛经的时候,为了更准确的还原印度佛经的意思,创造出了这些充满禅意、含义丰富的词汇:

苦海,烦恼,未来,心田,爱河。

07.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8)

© Maxim Kazakov

如果没有生命,这个世界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所在的星球部分是由生物学塑造的,如大气中氧气的产生、矿产的形成和人类科技的全球性影响等。

很多非生物过程也会重塑地球,比如火山喷山、小行星撞击和冰川作用等。

关键的区别在于,生命过程不可能以其他方式实现。什么能以精确的定位围绕地球飞行半圈?是北极燕鸥。什么能以 90% 的效率将太阳光中的能量转为电能?是树叶。什么能构建复杂的地下隧道网络?是白蚁。

08.

含义丰富的词汇:因为特殊的生存环境,爱斯基摩人在五感里面没那么依赖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更敏感,比如他们的语言中有十二个以上描写「风」的词汇。

09.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9)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0)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1)

© federica

我们在毫不知情的人生阶段被植入人格,并因此成为我们的宿命。

作为人类,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伴随着完整的人格,从一种神秘的原始迷雾中浮现,正如阿佛洛狄忒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但是对人类大脑进化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出生时,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像神圣的奥林匹斯山,而像一团潮湿的泥巴。虽然我们通常对婴幼儿时期的事情毫无记忆,但人格的形成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由那些看不见、记不得的力量塑造完成的。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这种情况令人发怵,其原因显而易见——谁知道我们在尚未形成记忆的那段时间里,是怎样的毫无尊严,又经历什么样肉体、精神上的对待?我们的人格是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形成的,却会如扯线木偶一般操纵一生。

10.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2)

© Zubuyer Kaolin

DNA 复制的差错率大约只有 10 亿分之一。

相比之下,一个抄书员要达到这个精度,他得把《圣经》抄写 280 遍才能犯一个错误。

而事实上,抄书员的成功率要低多了。《圣经 新约》的传世手稿摹本大约有 24,000 件,没有两件是一样的。

11.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3)

© Zubuyer Kaolin

读到花拉子密,他是文艺复兴之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全才型科学家,数学上的代表作是《代数学》,还发明了正弦和余弦函数,地理、天文学也都卓有成就,拓展了托勒密奠定的经典天文学范畴。

他研究天文学的动机很有意思,努力更为精准地测量出星象、方位和时间,目的是——便于穆斯林教徒能够在准确时间对准确的方向进行朝拜。

12.

人类可能是唯一知道 Sex 和繁殖之间关联的地球生物。

13.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4)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5)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6)

© Josh Adam Jones

正如 17 世纪的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观察的那样,地球越转越慢,一天也越来越长(每个世纪延长 0.00164 秒)。

45 亿年前,一天不过只有 6 个多小时,而一年有 1,434 天;25 亿年前一天有 12 个多小时,一年有 714 天;4 亿年前,一天总算达到了 22 小时。贝売上的生长纹可以作为见证。

14.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7)

© iamsungchan

人类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因为我们能理解时间和预测未来。

我们大脑最古老的部分在最后面,负责处理平衡、属地以及本能等相关信息。然后,大脑向前方扩张,发展出位于大脑中心的边缘系统——控制情绪的新脑(也叫猴脑)。最后进化的部分是前额皮质,它就位于我们大脑前额的后面。它不停地对未来情况进行模拟。

作为比较,动物的冬眠看起来是有计划的,但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本能的结果。你不可能教会宠物狗或猫明天有什么意义,因为它们生活在当下。然而,人类却一直在为未来,甚至突破我们自己的生命周期做准备。我们情不自禁地做着规划,也做着白日梦。我们的大脑是计划机器。

15.

“一个微不足道的想法,就足以占据某个人的一生。”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How small a thought it takes to fill someone’s whole life.”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8)

我们追逐着夕阳(我们注视夕阳之美)(19)

Morning Rocks

一个小众,安静,展示未知之美的线上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