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迹简介(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南)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忠臣烈士的传记这些传记给他很大的教育他18岁乡试第一名,20岁入白鹭洲书院学习,同年参加殿试考中状元,四天后他的父亲病故,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归家守丧三年,才入京做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迹简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迹简介(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迹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南)。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忠臣烈士的传记。这些传记给他很大的教育。他18岁乡试第一名,20岁入白鹭洲书院学习,同年参加殿试考中状元,四天后他的父亲病故,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归家守丧三年,才入京做官。

当时,蒙古统治者正不断向南进犯。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逃避。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并提出御敌之策。但董宋臣是宋理宗宠信的人。宋理宗对文天祥的奏疏置之不理。后来,文天祥又得罪当权的奸臣贾似道,被迫弃官回乡。以后几十年,他有时做官,有时罢官,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1271年,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即位后,改国号为元,发20万大军水陆并进,向南宋大举进攻,直取临安(今杭州)。三年后,元军陷襄、樊两城,沿江东下。文天祥在江西听闻形势危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组织义军,保卫临安。

元军很快打到临安附近,南宋朝廷中的官员纷纷逃跑。这时,文天祥任右丞相,元将伯颜指定须丞相前往元军营中谈判,遂被元军扣留。在押往北方的路上,文天祥侥幸在镇江逃脱。他千难万死两个月,历尽艰险,经扬州、高邮、泰州等地,由海路南下,到福建和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接着,他又到江西一带,招兵买马,并陆续收复了一些州县,可是,双方实力相差太远,不久他就被元军打败,退入广东,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1278年,他在海丰附近的五坡岭兵败被俘。他吞冰片自杀未果,又落到了元军手里。文天祥被俘后,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向张世杰招降。他严词拒接,在纸上写下了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以明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意志。

元军灭南宋后,张弘范又向他劝降说:“现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已经尽了。你如果用替宋朝做事的精神替元朝做事,那么,元朝的宰相岂不归你所属呢?”文天祥气愤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我已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背叛祖国吗?”他已决心以死报国了。

1279年10月,辗转万里,他被押往大都。在大都,他先被安排到接待投降者的“会同馆”佳肴美食,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后被投放到一个潮湿阴暗的监牢里被囚禁折磨3年之久:使他读到正在元宫中充当女仆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来狱中探望;但文天祥不为百般折磨、千般利诱、万缕亲情所动,凛然作《正气歌》, 他在这首诗中叙述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是气所磅腐,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元世祖想利用文天祥来笼络人心,缓和当时人民的抗元斗争情绪。他亲自召见文天祥,进行劝降。文天祥不肯下跪。强行要他下跪,他仍坚立不动,从容的说:“宋朝已经亡了,我应当赶快死。”元世祖利诱说:“你只要用对待宋朝的心来对待我,立即封你做宰相。”文天祥还是不理睬。元世祖又说:“你如果不愿意做宰相,就封你做别的官,如何?”文天祥斩钉截铁地说:“我只求一死就够了。”

1283年1月,文天祥被押赴刑场。临死前,元朝地官员问他说:“你有什么话说,告诉了皇帝,即刻免死。”他回答:“死就死,还有什么话可说!”他又问身旁的人说:“哪一边是南方?”身旁的人告诉了他。他没有忘记南方的祖国,向南方下拜说:“我能够报国的机会,也已经完了。”说完,他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文天祥坚决抵抗元军,被俘后始终不动摇,不屈服,以身报国,正气浩然。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流芳千古,长久受后世赞扬和敬仰。

文天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