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谷水泱泱(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今日白露,很多同学立刻想起了一句《诗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蒹葭苍苍谷水泱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蒹葭苍苍谷水泱泱(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蒹葭苍苍谷水泱泱

今日白露,很多同学立刻想起了一句《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其实这句诗词大约也是错付了感情,读错了字。

正确的应该写作: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看《蒹葭》接下来排比的几句: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这两句都写的是早上的露水“未”干,

按照故人写诗习惯,

何以第一句却为“为”,难道白露时节便已结霜?

所以这个“为”字若不是孔子通假,便是后人盲从书本了。

其次,白露孟秋时节,

芦苇时尚青,何处得秋霜?

气温虽略有凉意,早上的露水显然还没有化为白霜,

霜未降,其水尚温也

所谓伊人,方能宛在水中央

若是仲秋之后,芦苇由青变白

霜月冷婷婷。夹岸芦花雪点成

才为霜月,

到了霜降时节,

伊人再婉约,

想必也不敢蹚冷水摆拍凹造型啦。

一个营销大号兄弟曾经站出来反对,

要和我辩论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还是未霜。

他认为苍苍就是白茫茫,譬如两鬓苍苍,然后拿出他认为农村早上结霜来杠。

这就益发好笑了,我建议他多读书

因为两鬓苍苍十指黑,又是一个现代人对古诗词的错误理解。

既然是卖炭翁,自然是满头白发,何必强调只有两鬓苍苍?

恰恰这句是反差对比,因为烧炭,才会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此处苍苍却是指白发老翁两鬓被炭染为黑色。

所谓黔首苍头,都是黑青之色的头巾

至于农村早上结霜早,

想必要去高纬度地区了吧,

我国目前尚无高纬度地区。

东北此刻早上结霜,不知有还是没有。

说完白露,顺便说一下另一个节日寒露,

与孟秋(初秋)时节天气转凉的白露节不同,寒露起,深秋逐渐进入初冬,天气转寒。

仲秋(中秋)之后的晨露,才会凝固转为寒霜,进入农历九月~霜月。

度娘以农历七月为霜月,应又是谬误。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全靠百度便是错误。

日本将公历十一月定为霜月,差不多恰好是农历九月。

霜月很美,杜牧写道:霜叶红于二月花。

所以,大家过完八月十五中秋节,

再过几天,就差不多可以开车去北京西五环香山停车场赏红叶啦。

李商隐的《霜月》写道: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故此霜月只见大雁排成行,蝉已遁地无处觅。

若是如度娘所言,农历七月,安得噤若寒蝉。

故此,霜月是九月还是七月,不辨自明。

最后,总结一下,寒露白露之别。

白露时,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寒露时,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不过各位同学,届时想去香山看红叶的话,记住读诗别念别字,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里的斜字经过白字先生们不懈努力,已然改成了官方认可的鞋音。

小时候努力学习诗词的你,也难免产生被颠覆感。

所以正确与否,是非曲直只在于谁来定义规则,

若是赵高,他也不是不识字,但偏偏就要指鹿为马。

文化嘛,虽然未必如历史一样任人打扮,但以实验主义来考证,也未尝不可。

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迎来真正文化复兴,正本清源,

白字先生们的读音也会改斜归正吧。

2021年9月7日,北京,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