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

古典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少不了前人收录编辑的功劳。但因为时间跨度太大,难免会有遗漏和错乱之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诗歌作品便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譬如,李白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就流传有两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明代版本,出自《唐诗三百首》,即我们课本上所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1)

另一个版本则是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课本上的《静夜思》流传很广,但是宋人距李白所处的年代更近,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也就是所谓的原版。当然,不排除还有更早的版本。而比较这两个版本,原版明显有2字不同,即“看”字和“山”字。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2)

那么问题来了,课本上为什么会选用明代版本的《静夜思》,而不选用宋代版本的《静夜思》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明代版本的《静夜思》,更朗朗上口,更利于普及。除此之外,不同的字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意思也稍许有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来看看这首诗。首先,李白的《静夜思》写于公元726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的九月十五日。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3)

当时李白26岁,正客居扬州旅舍。而李白在24岁时,便离开了故乡踏上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征途。可想而知,当李白在他乡抬头看到天空的满月,其思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也正是因为它能够代表所有人的客居思乡之情,所以它才会成为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然后,我们便来具体看一看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4)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即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了床前,就好像是地上泛起的白霜一样。而原版中是“床前看月光”,看是动词,在朗读的时候就会显得滞重。而在意境和意思上,月光本是无形的东西,只有通过载体才能感知,所以用“明月光”更为合适,也能和后面的“疑”字衔接。如果真要特意去看的话,那就不会把它当作“地上霜”了。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抬起头看到了窗外的一轮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了故乡。而在原版中,它是“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同理“望明月”更利于朗读。另外,“山月”具有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忘明月”则是天涯各处都能做到,也就是说它适用包括李白在内的所有人。如此一来,课本上运用这个版本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它利于朗读,又利于共情。

静夜思出自小学课本哪里 课本上的静夜思被改动过(6)

最后,综观李白的这首诗,它语言清新朴素,却韵味含蓄无穷,所表达的客居思乡之情,千百年来也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抛开诸多因素而言,单纯从抒情来看,其实我国古典诗歌作品,即便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也不影响它传达诗人的情感。你觉得两个版本,哪个更好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