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一箭之仇的成语故事(从成语故事看历史)

“狡兔三窟 高枕无忧 扶老携幼 弹剑而歌 弹剑作歌”都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的“齐人有冯谖者”一文中。

战国时代,齐国的贵族孟尝君以朋友多而闻名,他家里随时都住着三千多位从各地而来的食客呢!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养几千名食客呢?那是因为,在这个乱纷纷的战国时代,朋友可以帮忙动脑筋、出主意、解决问题,甚至出生入死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一个叫做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的仆人看冯谖一副穷酸样儿,又没什么本事,就安排享受下等待遇,吃的是粗茶淡饭。冯谖天天靠在廊柱上,手里拿着剑,悲哀地唱着:“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仆人将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就让他享受中等待遇,有了鱼吃。

过了一阵子,冯谖又唱了起来:“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出门没车马。”大家都觉得冯谖这人真可笑。可是,孟尝君又让他享受上等待遇,有车马坐。

谁知道过了没多久,冯谖又唱了: “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没有钱养家,叫我多牵挂。”虽然仆人们都骂冯谖不知足,可是孟尝君却派人经常送钱给冯谖的老母亲。

冯谖烧券

冯谖回到孟尝君的府里,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回来。冯谖从容地回答说:“临走的时候,您嘱咐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看您这儿金银财宝、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仁义’。您对薛城这个地方的人们并不够体贴,所以这回我就花了钱,帮您把‘仁义’买回来。”接着,他将烧掉契约的事说了一遍。孟尝君心里虽然不太高兴,也只好说:“好!好!先生,您休息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误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孟尝君只好垂头丧气地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他万万没想到,他们一行人连城都还没进,老远就看见人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他,还口口声声称他为“恩人”。孟尝君这才十分感动地对冯谖说:“先生,您帮我买的‘仁义’,今天我总算亲身感受到了。”

冯谖说:“先别急着高兴。狡猾的兔子尚且要找三个窝,才能保个活命。现在您只有薛城一个安身的地方,哪儿够啊!我愿意再替您找几个安身之处。”

孟尝君答应冯谖的请求,给他好多车马和黄金作为费用,冯谖就去了魏国都城大梁。冯谖见了魏惠王,对他说:“孟尝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哪个诸侯能重用他,必定能富国强兵。如今齐王将他放逐,不知谁有福气把他争取到手?”魏惠王一听,马上把原来的相国调去做大将军,想聘请孟尝君来当相国。然而,冯谖却先赶回齐国,告诉孟尝君,千万不要答应魏王的邀请。

齐桓公一箭之仇的成语故事(从成语故事看历史)(1)

孟尝君回齐国

齐闵王一听说魏王想重金礼聘孟尝君当相国,开始担心起来,只得请求孟尝君再回到朝廷当相国。这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您可借机请求齐王,把先王祭器移到薛城,在薛城修建先王宗庙。”齐王答应了,宗庙建成,朝廷派重兵守护,别的国家自然不敢来侵扰薛城了。

冯谖这时才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都完成了,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狡兔三窟”原意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高枕无忧”意思是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扶老携幼”意思是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场面很大,人很多。

“弹剑而歌”也作“弹剑作歌”,指依附别人生活。

齐桓公一箭之仇的成语故事(从成语故事看历史)(2)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