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

#游戏新春创作纪#

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1)

临高台送黎拾遗》

唐 王维

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

在一百多年前日本出版的《唐诗选画本》中,描绘了这首送别诗的情景。

诗中的高台,未必是如日本人理解的这样一个人工建筑。

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2)

古诗中,高台的意象经常出现,多含悲凉、送别之意。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中有: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唐·贯休《古意九首》中有:

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

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中有:

曹园旧樽酒,戏马忆高台。

唐·杜甫《渼陂西南台》中有: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唐·李群玉《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中有: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深客思哀。

唐·蔡孚《打球篇》中有:

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台月作楼。

登高远望,递进引出下一句“川原杳何极”。

前途漫漫,孤寂悲凉。

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3)

送别,不光登高,还是在黄昏时分。

一是写送别之远。

白昼出发,一送再送,依依不舍。日暮时节,已经不得不别。

二是写日暮在诗人眼中那份凄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种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一种;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是一种;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是一种;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又是一种。

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4)

飞鸟和行人,一个仰望的空中,一个平视的远方,写出了送客之人视线的转移。

“飞鸟还”和“去不息”,一还一去,形成动态的反差。

尤其是,飞鸟还,马上就要落下,是到家了,可以歇息。行人去,却是不息,渐行渐远,前途漫漫,对应上第二句“川原杳何极”。

杂事诗王维(和刻本中的王维诗)(5)

立于高台之上,正适合看飞鸟,眺行人。

二十个字,一个瞬间。

在王维这样高人的笔下,是不会用“不舍”来写离别的。

读这首王维的送别诗,如案头一盏清茶,虽不浓烈,却在舌根,长有回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