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三分靠管理七分靠技术(养兔难在咋躲病)

养兔三分靠管理七分靠技术(养兔难在咋躲病)(1)

周艳在圈舍中查看幼兔。

专家提醒:有些兔病根本无法治疗,只有预防最好

春季养殖重防疫

“你看嘛!我这圈里的

兔子时不时就死一只,不晓得是啥子原因?”近日,当记者来到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时,獭兔养殖大户周艳急切地问。对此,记者采访了南江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杨子爵。他说,兔病难躲,有些兔病根本无法治疗,只有预防最好。尤其提高幼兔成活率,更要抓预防。

无病早防

对断奶后的幼兔,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而对幼兔危害极大的疾病有三种,一是巴氏杆菌病,二是球虫病,三是兔瘟。

幼兔患上巴氏杆菌病后,病兔由于鼻腔分泌物过多,刺激鼻腔黏膜,常打喷嚏,并用前爪擦鼻。当病程拉长后,鼻腔的分泌物不断增多,而且变稠,在鼻孔周围形成痂皮,堵塞鼻孔,呼吸发生困难,有时用口腔呼吸,进而由于病兔用爪擦嘴、脸,把病菌带入其他部位,则引起化脓性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乳房炎等并发症,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造成大批死亡。

球虫病,俗称抽风病,主要表现为体温正常,但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结膜苍白,鼻有分泌物,尾巴及肛门周围常附有粪便。发病较急时,四肢抖动,头向后仰,膀胱积水,很快死亡,并伴有惨叫;对球虫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兔舍应建在向阳、地势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饲料和饮水要保持干净卫生,笼舍要定期消毒。

兔瘟难治

兔瘟,目前无特效药治疗。主要在于用疫苗预防。

饮水提高抵抗力

个别养兔户误认为家兔不需要饮水,甚至认为家兔饮水就要拉稀。实际上,家兔对水是非常敏感的,如果饮水不足,使其体内水分减少到8%-10%,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机能受阻,影响幼兔的正常发育;而且,由于黏膜干燥,还会降低幼兔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当体内水分损失20%以上时,就能造成幼兔死亡。这种因缺水造成的死亡,在夏天尤为多见。至于幼兔喝水引起拉稀,则是由于饮水方法不当所致,有的人长期不让幼兔饮水,或偶尔一次又给水很多,使之暴饮,这样便会引起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拉稀。

合理供盐

盐是幼兔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断奶幼兔,每昼夜需盐0.3克—1.5克,如果日粮中缺盐,家兔的食欲就会出现明显下降,其抗病力也随之减弱,造成幼兔发育迟缓,易得病死亡。因此,要对断奶小兔经常适当喂盐,在幼兔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食盐应当控制在0.4%—0.6%为佳。

防幼兔肚胀

由于断奶幼兔刚刚脱离母乳,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的胃肠消化机能还很弱,如果吃了过硬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肚胀而死。特别是体重1公斤左右的幼兔,还正处于提牙阶段,牙根发痒,也不知饥饱,食量不能自控,很容易造成颈细肚子大,严重者可肚胀而死。这也是断奶幼兔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对断奶的幼兔要适当群养,以增强幼兔体质。如果幼兔个体大小差异悬殊,就要分开活动,以免发生斗殴,造成伤亡。

在饲养管理上,既要注意卫生,又要注意喂给新鲜、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精、青饲料。精料最好是熟食,每天喂精料2次、青饲料3次,少喂勤添,切忌吃得过饱。

PS:欢迎添加全国首个养兔行业公益性平台中国养兔联盟zgytl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