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

很多事,年轻是想不明白,虚度了时光;年老时才想明白,生命却已快要走到尽头。对人生多一些思考,生命才会少一些盲目。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文章摘取《枕边小品》。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1)

意大利的雕刻家、建筑家、绘画家米开朗基罗晚年时,比以往还要勤奋,流传后代的最佳作品,都是在80岁以后完成的。他80多岁时受命修建新圣保罗大教堂,建立了当代的艺术典范。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2)

89岁时,他花费了长达7年的时间,运用湿壁画的特殊技巧,在罗马梵蒂冈希斯汀教皇礼拜堂,完成举世闻名的拱顶画《最后的审判》。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3)

名画家毕加索,晚年时所创作的作品,包括《毕加索夫人》、《变戏法者》、《瓶与壶》等,都是流传后世的佳作。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81岁去世时,手中还紧握着鹅毛笔。伏尔泰80岁时,仍然创作出许多优雅的诗文,撼动人们的心灵。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4)

英国的萧伯纳,在89岁高龄时,仍然继续创作剧本。万世师表孔夫子,直到68岁才开始著述,且仍然继续教化学生。他们年老时都有如此辉煌的功绩,可见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了,完全失去前进的动力。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5)

“头发白了,就可以称为长老吗?不,年龄成熟而心志未熟,只能说是‘徒老’罢了。”

小感悟:

哀莫大于心死的人多吗(哀莫大于心死)(6)

人的心只要一老,就会放弃自己,那么什么事情都不必谈了。人的头脑具有不可思议的结构,它的运作机能会随着年纪衰减,可是,创造的力量与年龄并无太大的关系。

年轻的你怎么可以说自己老了?说自己经历的已经足够了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