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人说34)

现代社会发展很迅速,很多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是逐渐好了起来。不只是城市家庭,农村家庭的转变更为大,很多农村家庭生活质量和以前相比有了不小的提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的生产重心产生了转变,很多农村家庭不再种田,而是将地承包了出去,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往城市打工,这才改善了家人的生活。

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没有很高的学历,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也没有过人的长处,优点就是身体好力气足,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去干一些体力活,比如说去建筑工地当工人,或者是去工厂流水线做工这样的工作,而且不分寒暑甚至昼夜,现在正是盛夏,我们依然能看见被烈日晒的黝黑的农民工搭条毛巾,拿个大茶壶,在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下挥汗如雨的工作,很值得我们敬佩。

农民工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人说34)(1)

农民工之所以叫农民工,本意指的就是在家里种地的农民不种地了,来到城里做起了工人这样的称呼,很朴实好记,没什么不好。但是随着好多年的发展,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认为"农民工"这个词有一丝嘲讽挖苦之意,建议给农民工换一个名字。

为什么这些人会有这样的观点呢,我们也知道农民工干的活都是脏活累活,一天在工地十几个小时汗如雨下,身上难免有很多泥污汗渍,某些素质较低的城里人就会认为农民工不注重个人卫生,影响到了他们,不仅避而远之,更有甚者会对农民工开口辱骂,不堪入目。

频繁带上"农民工"这一职业词,之前也有新闻对此类辱骂民工的事件进行过报道,久而久之也就有人觉得农民工带有歧视嘲讽的含义,想换个称呼他们的词汇了。

农民工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人说34)(2)

其实这种辱骂农民工的行为恰恰是一种拉低自身素质的幼稚行径。现在城市的高楼林立靠的不就是农民工辛勤劳动吗?他们干的活都是这些辱骂者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城市发展也不会这么迅速。如果在家就能挣到不少钱,谁又愿意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在外面工作呢?所以很多人认为应当给农民工换个称呼,叫"新产业工人",这样也能引起人们对农民工的尊敬和重视。

农民工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人说34)(3)

不过现代社会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并理解了农民工,很多公共场合例如公交车,火车站,一些农民工怕弄脏了公共设施总是离得远远的,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是纷纷给农民工让座,让他们先歇一歇。不管是这样的农民工,还是给农民工让座的好心人,他们才是这个城市最美的人。所以另一部分人也认为现在大环境已经逐渐友善了,"农民工"这一称谓朴实又亲切,没必要再更换,保留这份朴实不少更好吗?

农民工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人说34)(4)

"新产业工人"这个名字听起来的确不错,恰到好处。不过现在农民工在意的并不是称呼的问题,而是一能不能每个月按时能能到工资;二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职业;三是否能享有应得的福利还有解决养老的问题。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的人工作,不管是在工地打工还是坐办公室,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打工者,大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你说呢?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多多评论,喜欢就请关注一下吧,每天给大家更新不一样的农村新鲜事!(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