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寓言故事有一叶障目(诗说故事讥诮聪明伶俐的孩童)

才智不足狂有余,此身老健更谁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有一叶障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的寓言故事有一叶障目(诗说故事讥诮聪明伶俐的孩童)

古代的寓言故事有一叶障目

才智不足狂有余,此身老健更谁如?

齿牢尚可决乾肉,目了未妨观细书。

不怪模棱嗤了了,但惊紾臂劝徐徐。

晓看瓜垄初牵蔓,一笑呼儿勿废鉏。

——宋·陆游《老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去到京师洛阳。

当时,天下第一名士李膺在洛阳任司隶校尉。想见李膺,如果不是知名人士或者官员或者李膺的亲戚,门人是不予通报的。

因为李膺太过有名,孔融也想拜访一下李膺。于是,找到李膺家,对守门人说:“麻烦您,给我通报一下,我是特来拜访你们李大人的。”

守门人看到这个小娃娃要见他的主人,感到奇怪,就问他是谁,为什么要见他主人。

孔融小眼珠一转:“你不知道我是你家李大人的亲戚?快去通报!”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也不知道这个小孩是谁,但人家既然说是亲戚,他也不敢怠慢,就命守门人把孔融接了进来。

孔融进了李府,李膺请他坐下,问:“请问,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关系呀?”

孔融答道:“早前,我的祖先孔子和君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在洛阳龙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周礼的问题),所以嘛,我与君是通家之好呀!”

当时李膺及在场的宾客“莫不奇之。”

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也来到李膺府上,宾客们告诉他刚才孔融如何与李膺对话事,并夸孔融伶俐聪明,是个小奇才。

陈韪听了,连连摇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未必聪明,说不定还很笨呢!

不料想,孔融来了这么一句:“哦,我知道了,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就是,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陈韪自讨没趣,闹了个大红脸。

后因以“通家”、“通家旧”、“孔李通家”、“膺门得孔融”、“长大未必奇”、“小时了了”、“嗤了了”、“人中奇”等,指世交或两家亲戚,或咏通家之谊,或指孔融杜撰孔子与李膺先辈李老君“同德比仪而相师友”事,或咏结交名士,或谓儿童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或指讥诮聪明伶俐的孩童,或咏人间奇童。

如:唐·李端《赠神童》:“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宋·刘克庄《兑女余最小孙也慧而夭悼以六言》:“不合小时了了,可堪长夜茫茫。”宋·陆游《开孙满月》:“就令长大未必奇,亦作人间孔文举。”明·高启《主客行》:“大儿北海人中奇,小儿能读曹娥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