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

《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李万林与万林腔》读后孙佩珍

  真的,您还别不信,世上真有这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什么也不懂还不爱看书!谁?我啊!哈哈哈哈哈……

前些天,著名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李万林老师给我寄来一本书《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李万林和万林腔》,作者是著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老师的关门弟子张林雨和他的儿子张志永。

说实话,我从小喜爱戏曲,但也仅仅限于自娱自乐、哄自己开心而已。对戏曲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与了解。对北路梆子就更是知之甚少!然而,当我翻开第一篇,著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老师本书之《序》,便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字里行间……,并为李万林老师和夫人任建华老师对自己所钟爱的戏曲事业的敬畏之情和为了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惊叹并感动着……

感动点之一

不畏世俗,投身戏曲

李万林老师出身在老区兴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对戏曲的爱好和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七月剧社”、“战斗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的文艺宣传活动和戏曲演出,耳濡目染,激起了他对戏曲的爱好和兴趣,当听说兴县人民政府要成立晋剧团,便“悄悄从学校溜出来上了考场”并被录取。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世俗观念还是在长辈中存在着,尽管父亲比较理解,但在叔父这里形成了阻力,甚至要与他断绝叔侄关系。尽管如此,他仍毅然参加了剧团,把考入剧团看做是自己人生路上新的起点,并刻苦训练。如果没有当年的决心和毅力,那么戏曲界将会少了一位艺术大家!

感动点之二

敬畏艺术,精益求精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演员,演谁像谁,所谓“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看山如山在、看水似水流”,这些功夫,除了技巧之必需,生活的积累则尤为重要!过去老一辈电影演员,为演好一个角色,都要下基层体验生活,和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汲取养分以充实自己。而这点,李老师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排练大型现代戏《夺印》时,他为了能扮演好穷困潦倒、深受欺压的老贫农“陈有财”这个角色,使之有血有肉、贴近生活,更加的丰满,他“……深入农村,与老农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与他们沟通心灵、建立感情,让自己对农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书中叙)。

他对艺术的学习称得上是如饥似渴,在外演出,随身的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他博采众长,即使外出办事,遇上兄弟剧种有演出,也会排队买票去看,会把他们对人物的表演动作和神情刻画方面的各种细微表达记在心里,并在自己的演出中融会贯通、得以运用,从而,形成他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不懈努力的精神,实在是堪称后辈之楷模!

通过生活、通过演出,他也深深地感觉到读书和学习的重要,他不仅看重基本功的训练,更加注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他说 : “……光练表演功,不练文化功,就不能使演员本人变成剧中人物。……即练表演功,又练文化功,才能从根本上变,变成你要演的那个剧中人物”(摘)。这句话真可谓经典中之经典!

感动点之三

承上启下,甘当人梯

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新人辈出。而培养新人、推出新人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有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的广阔胸襟,还要有甘当人梯、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牺牲自己的荣誉,敢于让出舞台的思想境界!为了培养年轻演员,李老师主动退后,把自己演了多年了须生戏《画龙点睛》,改为小生戏,让于年轻演员来演。有徒弟和学生进京参加演出或录音,李老师和老伴儿任老师都会精心指点、跟随到底。在他们的精心培养下,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成长了起来,成为了戏曲舞台上的中流砥柱,并荣获了诸多大奖!要知道,为培养戏曲接班人,让台让戏,这可不是每个老演员都能做到的!

其实,李万林老师,作为一个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尊重老师,他曾陪伴老师于病床前。比如观众为大,他曾拔掉输液针管,带病演出。他说 : “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予的。为人民唱好戏,是我的本分,是一个艺术家的良心!”这就是真正戏曲人的戏剧情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颇多,真的是受益匪浅!

谢谢您,尊敬的李万林老师!

遥祝您身康体健、艺术长青!

孙佩珍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1)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2)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3)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4)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5)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6)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7)

北路梆子老艺术家名段(北路梆子的一座丰碑)(8)

简介

李万林,艺名(小十六红),1937年7月出生于晋缓边区首府山西省兴县城关, ,1953年始学中路梆子,后改唱北路梆子。主工须生、老生。五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晋、陕、蒙广大地区,有“十六红”、 “盖天红”等美誉。他创造的独具一格的唱腔被称为“万林腔”至今仍为后学者传唱。

李万林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院副院长,忻州地区戏研所副所长,北路梆子剧团团长、书记等职。他是忻州首批戏曲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忻州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演员,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五届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省剧协主席团委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