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

#创作挑战赛#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1)

《水浒传》这本书中,后半段众人聚集梁山泊之后,开始在宋江的带领下打这打哪,甚至后来被朝廷招安,以及最后覆灭的过程,看的很多人都非常憋屈。因为前半段的各个人物是非常具有血性的,最后个个死的如此憋屈,确实令人唏嘘。

为何说前半段的故事非常热血呢?那就是他们都不是拘泥于法条和现实儒家正统礼教的人,一旦遇上不平之事,一定会出手。比如里面的武松就是如此。他为人刚正不阿,敬重自己的哥哥。当武大郎死于非命时,就热血报仇,斩杀奸夫淫妇西门庆和潘金莲。但是武松在杀潘金莲的时候,却撕开了其衣服。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信你看完详情内容之后,会十分佩服武松的聪明才智。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2)

《水浒传》是一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大名著的小说,其他的几部名著,即便是再突出男人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女性角色。但是《水浒传》不一样,基本上没有,即便有也不是什么好正面的形象,比如凶如母夜叉的孙二娘,和不守妇道的潘金莲。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一个富贵人家的丫鬟,但是因为长相貌美,被男主人觊觎。但是潘金莲知道自己即便是跟男主人在一起,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因为那家的女主人十分凶悍,而且潘金莲也没有打算去当个无名无分的小妾。所以她不依从男主人。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3)

男主人心生报复,将其嫁给了个子矮小,相貌丑陋,靠卖烧饼的武大郎。武大郎见自己如此平庸,还得了一个如此貌美的娇妻,自然是喜不自胜。但是潘金莲连男主人都没有看上,如何能看得上武大郎呢?所以她的心从来就没有安分过。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4)

一日,潘金莲在家开窗户,结果竹竿掉下,不小心打到下面的西门庆。西门庆此人虽然奸邪,但是皮相跟武大郎比较起来就十分好了,潘金莲见了之后,顿时春心萌动,但是此时她还是没有怎么表现出来。

而西门庆自然也看上了潘金莲,于是几下合计之后,贿赂王婆,王婆为了自己的棺材本,于是答应了这件事。每次都做中间人,让潘金莲出来与西门庆厮混。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5)

武大郎基本是每天乐呵呵的,但也不是缺心眼。他每天看到潘金莲从王婆出回来,都是一副脸红不已的模样,心里十分怀疑。终于一日,有人告诉武大郎,潘金莲在跟男人私会。武大郎来了个出其不意,真的捉奸。西门庆一时情急,将武大郎打成重伤。

后来武大郎患病在家休养,潘金莲伺候。但是此时的西门庆却已经对武大郎起了杀心。于是他和潘金莲一合计,准备用药将其毒死。这一事件也就诞生了经典名言:“大郎,该喝药了。”

他们自以为自己的这番杀人事情做得天衣无缝,可是武松却不是个吃素的。他回来发现自己的大哥死了,并且死的十分蹊跷,于是便查了起来。经过查证之后,他知道是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淫荡男女干出来的事情,于是便想杀了他们。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6)

但是杀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于是武松将这对男女告上了县衙,但是县衙没有证据,所以最后还是草草结案。但是武松通过仵作验尸知道了自己哥哥死的真相,于是他回家假设酒宴,邀请坊间四邻来吃酒,然后在酒席上杀了潘金莲。

但是无论是书中,还是影视剧中,都有这样一幕:那就是武松在擒到潘金莲时,没有着急忙慌的一刀子捅进去或者割喉,而是先一把撕开了潘金莲的衣服。那么,他这是作何意呢?难道是羞辱潘金莲这个荡妇不知羞耻吗?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7)

显然不是,因为潘金莲的行径,街坊四邻早已经知道了,武大郎当初能知道潘金莲红杏出墙,都还是街坊四邻议论纷纷的结果。所以如果只是这样的报复,不仅显得武松毫无杀伤力,并且也显得他没有什么风度。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宋朝对于故意杀人是有着严重的刑罚约束的,即杀人偿命。不要以为古代的社会不先进,所以杀人就如切菜瓜一样简单,杀了就是杀了,社会也不会怎么追究。要是这样,那国家早就乱了套了,所谓的三司和刑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武松故意杀人,那么他就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但若是扯开了潘金莲的衣服,那么这就不是他单方面的碾压杀人,而是双方斗殴的结果。而宋朝的斗殴刑罚没有那么严重,至少不会以命偿命。

武松杀潘金莲和王婆(武松杀嫂子潘金莲)(8)

所以武松在杀了潘金莲之后,又转身立马杀了西门庆,并且依照的也是这个方式。最后背负上两条人命的武松去自首,而县令还专门命令师爷文书把罪名往轻了写,即让武松发配孟州。所以武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因为他了解大宋王法,能获得轻点的刑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是对的,武松对于刺配孟州毫无怨言,毕竟这是非常轻松的了。

如此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佩服武松的聪明才智,他这是完全没有给自己找诉讼师,然后在达到杀人目的的基础上,又解决了自己的刑罚与刑期问题。

很多人说《水浒传》是一本写草莽人物的故事书,但是我们仔细了解之后,里面的人物可不见得有几个是草莽。相反,他们非常聪明,可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汉子。看看里面武松杀人就知道,他绝对不是一腔热血冲头,同时还是在理智思考如何让事情变得更简单些,毕竟他可不想为这两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除了武松之外,以及书里面极力突出的智多星吴用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聪明有智计的人物。只不过,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挺莽的,聪明也是被宋江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最后才会招安之后,打方腊的过程中一个个的死去。由此可见,明哲保身的聪明是聪明,但是不随大流的聪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梁山泊多几个不同意宋江的不随大流人物,也许最后不是一个悲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