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一亩地水稻产量(黑龙江红色经典故事春华秋实)

1991年,建三江垦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丰收的果实被大水吞没。1992年,特大洪涝灾害再一次降临到建三江垦区。两年的损失相当于30年来国家给建三江垦区的全部投资,相当于100万台新出产的拖拉机被水冲走。被洪涝逼进死胡同的建三江人作出一个大胆决定:改只种植小麦大豆为种植水稻,变靠天吃饭为用天吃饭。建三江垦区慕名找到被誉为“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请其“出山”帮助建三江垦区改种水稻。

建三江垦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虽然这里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这片高寒区域,长期被视为水稻种植禁区。

又一个春天到了,70岁的徐一戎奔走在建三江垦区每块稻田的田埂上。“旱育稀植”水稻栽培迅速在建三江垦区的15个农场全面铺开,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耕地的八成。那一年的秋天,建三江垦区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

从只种小麦大豆到大面积推广水稻,从不会种水稻到种出世界同纬度最高水平的水稻,这是建三江垦区的一场种植革命。这场革命加快了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而它的引领者是徐一戎。

徐一戎1924年出生。1951年,他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担任技术室副主任。上班后,他把即将开发的10余个农场走了一遍后,看到这些农场有三分之二是低洼地块,他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土质肥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但又因为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一年中有8个月都在冰雪的统治之下,冻土层最厚达到2.5米,所以人们不敢在这里大面积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对温度十分苛求,最怕冷害。过去,在北大荒的种植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的。

70年代一亩地水稻产量(黑龙江红色经典故事春华秋实)(1)

攻克寒地水稻种植技术难关的徐一戎

不信邪的徐一戎一头扎进稻田里。种子是第一道关口。短短几年,徐一戎行程近万里,搜集到近千份水稻种子,进行试种。1984年,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重点推广的“合江19号”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第一次被叩开,水稻和玉米、大豆一样,进入北大荒主栽作物的行列。但是,北大荒每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每一次冷害都是水稻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水稻进入孕穗期后,如果连续三五天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直播技术把水稻的生长过程控制得再好,也无法弥补水稻在特殊冷害年份所欠下的积温,而积温不足就会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恰在此时,一名日本稻农在黑龙江方正县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徐一戎前去考察。回来后,他心里像开了一扇天窗般的亮堂:旱育稀植将稻种播在温室苗床上,待长成秧苗后再插秧入田。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帮助秧苗在生长的第一个月抢到300℃的积温。制约水稻稳产、高产的“紧箍儿”似乎有了解开的可能。

70年代一亩地水稻产量(黑龙江红色经典故事春华秋实)(2)

稻田中的徐一戎

徐一戎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始了新一轮攻坚战。

随着技术难关相继被攻克,喜人的收获也随之而来……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从1984年的27万亩不断向上突破着,如今,仅建三江垦区就已达到水稻种植的“双千”: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亩产1000余斤……

稻海花开意正浓。2014年,徐一戎的生命在水稻的一栽一收间,走向了倒计时。但是,今天的你如果走进八五六农场中心的水稻文化园,你仍旧会看到他——在那里,八五六农场人立起了两座丰碑:水稻一座,徐一戎一座。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学习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