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

当了多年老师,小美总是不断地告诉家长们,有些古诗词咱们真的不要想太多了,让孩子们去读就可,但他们却总觉得很多诗是有问题的。

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1)

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明明就是一个写景的名句,只要不多想,学生们读它背它没什么不对。《诗经.氓》中的“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只是一位伤情女子的气话,女同学们不会因为读了这个,长大后就恐婚了。家长们的担心可以理解,但若因此就让孩子们错过了这么多好诗,得不偿失。

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2)

这几天,又有一位家长跟小美说起了他家孩子爱读情词。特别喜欢欧阳修的一个千古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他告诉小美,自己是不愿意孩子读这个诗的,因为他觉得“不关风与月”这种话不适合中学的孩子。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们先来读一读全词: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是欧阳修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玉楼春”这个词牌下的最好的词之一。公元1034年,欧阳修任期满了,将要离开洛阳,在离别宴上写下了这首词。

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3)

词写得很有水平,上片写与佳人把酒话别时的情形。他们诉说着归期,她欲语泪先流。词的下片写对方为自己清歌一曲。最有意思的是落笔处,本是十分伤感的离别,欧阳修却认为此时他们还在一起,只要能把洛阳牡丹看尽,也算是无憾了。王国维先生评价这样的落笔为“沉着之致”,十分贴切。

这样一首好词,让家长们看不下去的不过就是“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中的“风与月”。不得不说,这个“风”字和“月”字放在一起,在很多人眼里确实不算雅致,这种情词也非家长们希望孩子们接触的。但欧阳修这个千古名句,真的是这个意思吗?非也!

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4)

这里的风指的是清风,这里的月指的是明月。这14个字翻译出来的意思是:人生自是有情,而情到深处时,离别之恨就与清风和明月没关系了。

欧阳修之所以会有此一说,是因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把习惯了寄情于景,因景而愁。一片落叶飘下,会让他们会悲秋;一片花儿随风,会让他们伤春;清风吹来,会让他们或喜或悲;月圆月缺,会让他们思乡思情。

但欧阳修认为,真正情到深处了,是不会因为外界景物的变化而改变的。上阕中,他与佳人分别,本是清风吹来,明月当空,本是良辰美景,是不该伤感的,但他们太痴情了,忍不住悲伤,这正是“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乐观豁达(人生自是有情痴)(5)

其实风与月合起来的用法,欧阳修此句才是正体。古诗中,家长理解的那种情况,风与月合起来指的是一些不雅致的场所,在唐诗和宋词中并不算太多,到了明清的各大小说中,才用得比较多。所以,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欧阳修这首诗,纯粹的只是写离愁,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大家谈到这首词时,也不用忌讳什么,大家不用想多了。

其实文坛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大家正面理解它们,这些诗词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大家若是还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自己多了解,不要望文生义以免错过了好作品却不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