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破折号的长度(公号文的起承)

公号文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我们熟悉的文章架构,它就像一根线,将你想描述的事例和想表达的观点串起来,让你的文章行文严谨、层次清晰、结构巧妙又浑然天成。“起,承,转,合”这四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要想很好地吸引读者,必须根据你想写的内容,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合理地分配这四者的比例。今天我们将以冯尘所写的公号文《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为例,来谈谈如何做好公号文的“起,承,转,合”。

公文破折号的长度(公号文的起承)(1)

1,起

“起”就是文章的开头,开头要像把钩子,牢牢地钩住读者的心,让他不自觉地走进你的文章。要做到这一点,开头必须做到:既要引人入胜,又要紧密切题。

做为公号文,你的开头必须贴近读者,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才会对接下来的内容感兴趣。

你可以有这样几种开场写法:

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从生活中最能引发读者共情的事情说起,慢慢将读者引入主题;

提出问题,切中痛点。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延伸到主题;

关注现象,直击痒点。从社会上引起关注最广的现象中,找到读者痒点和主题的关联,巧妙代入。

当然,开头还有很多种写法,但公号文最常用的就是这三种写法。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这篇公号文开头采取的就是“平铺直叙”的写法:“朋友参加完姥爷的葬礼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完,我俩一起哭了很久。”

开头就写道“姥爷的葬礼”,亲人去世的痛苦,每个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接着又设置一个悬念“一个故事,让我俩一起哭了很久。”让读者心生怜惜又很好奇,忍不住地想阅读接下来的内容。这个开头就很好地起到了“将读者带进来”的作用。

公文破折号的长度(公号文的起承)(2)

2, 承,转

文章的“承,转”必须放在一起说,因为在文章中,这两个部分是共同完成的。

“承”就是指文章上、下段的承接、联系和过渡。“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或者思路的转换。“承,转”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公号文的写作中,故事要在这个部分完全展开,你所要表达的观点在这个部分要得到充分的佐证,还必须和“起”的部分呼应:你所述说的情感要有详细描述;你提出的问题要给出合适的答案;对于读者关心的现象,你要有自己的观点。

公号文的“承,转”部分,一般会采用三个故事,有两种写法:

a, 三个故事层层递进,一步步加强对主题的说明;

b, 三个故事从分别从正面、反面、以及带来的不同后果说明主题。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在故事中点题,还要做到各部分之间气血相通,脉络分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一文“承,转”部分,采用的三个故事就是运用的“层层递进”的写法:先顺着开头提到的,讲述了姥爷临终前的故事,通过姥爷之口点题:“谢谢你做我的孩子。”再借朋友之口阐述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完成第一次“承,转”;

接着讲述了林立和父母的故事,通过林立的父母感谢林立带他们来北京玩的故事,第二次“承,转”,推进了主题;

最后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通过养育小孩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感谢自己的孩子,第三次“承,转”升华了主题。

因为“承,转”安排得很好,所以这篇文章一步步将读者的情绪带向高潮,让读者获得了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公文破折号的长度(公号文的起承)(3)

3, 合

“合”就是文章的结尾,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结尾是所有展开的故事的回归,与“起”遥相呼应,是作者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起到平衡全文的作用。结尾不仅要紧扣中心,同时也要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并能够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结尾的写法有很多种,但常用的是以下几种写法:

提炼金句,将文章的主题浓缩成一句话,发人深思;

提问,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但是还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呢?不用作者解答,留给读者思考;

展望未来,从当下对于主题的思考延伸到未来将要发生的改变,余味无穷。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的结尾采用的就是提炼金句,浓缩主题的写法。作者全文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原来孩子,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这些那些庸碌愚蠢的大人的。”一句话点明了“谢谢你,愿意成为我的孩子”的深层原因,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从而全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起”要紧凑自然;“承,转”要精彩巧妙;“合”要简洁有力,只要掌握好了“起,承,转,合”的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公号文写作之门的钥匙。

公文破折号的长度(公号文的起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