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几种创设方法 创设最近发展区

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呢?我们根据经验资料概括为如下步骤:,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情境教学的几种创设方法 创设最近发展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情境教学的几种创设方法 创设最近发展区

情境教学的几种创设方法 创设最近发展区

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呢?我们根据经验资料概括为如下步骤:

第1, 了解和把握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现有发展水平;

第2, 根据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估计通过教学时间T,学生可望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

这两步完成以后,就为教学创设了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3, 将最近发展区划分为几个发展层次,其思维曾次数我们称为知识跨度L。再分析达到每个思维层次的难点和关键;

第4, 设计引导学生实现思维最近发展区"思维跃迁"的教学策略;

第5, 执行教学策略并进行效果检验。

我们定义,单位教学时间(小时)内的知识跨度,叫做思维跃迁梯度。即

思维跃迁梯度=L/T

思维跃迁梯度与知识跨度L成正比,与教学时间T成反比。在数学特长班思维跃迁梯度大,在普通班教学,思维跃迁梯度相对要小一些。

教学的实质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教学层次和要求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使教学内容既非轻而易举让学生感到乏味,又不能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以致丧失信心。因此,数学教学的内容及方法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学生在达到A级水平以后,经过教师的指点与自己的思考,能够达到B级水平。再经过教师的指点与自己的思考,能够达到C级水平。从A到B是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指导启发的关键在于由一般到特殊的转化。从B到C又是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指导启发的关键在于梯形中位线向三角形中位线的化归。

只要认真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设定了。

例如,某教师教学y=f(2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问得到的图像解析式是什么?

我们采用如下教学设计:

1. 高一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将y=sin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画出图像来,容易求得解析式为y=sin(x-1)。

2. 潜在发展区水平是将y=f(2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图像解析式。

若按传统教学,告诉学生"坐标右移1,自变量减1;坐标左移1,自变量加1"的法则。这样死记硬背的结果是使许多学生总是分不清楚结果是y=f(2(x-1))还是y=f(2(x 1))。

而采用设置"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设计,可将潜在发展水平划分为以下3个阶梯:

(1) 由y=sinx的图像过渡到y=sin2x的图像;

(2) 由y=sin2x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图像解析式为y=sin2(x-1);

(3) 再由y=f(2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图像解析式为y=f(2(x-1))。

按这样一个思维过程,经过教师指导,点拨,学生了解了y=f(2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向右平移1个单位中思维的发展过程。因此,最后得到的是理性把握的解析式y=f(2(x-1))。

这个例子中,设置了3个阶梯,L=3。比如教师在甲班用20分钟能够引导学生完成这个思维过程,T=1/3小时,则

甲班学生的思维跃迁梯度=3/(1/3)=9

而这位教师在乙班上同样内容的课,却用了40分钟才完成了教学任务,则

乙班学生的思维跃迁梯度=3/(2/3)=4.5

我们可以认为甲班学生的思维发展速度优于乙班学生的思维发展速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