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直接拿货(散客团来啦中小买家广交会)

广交会直接拿货(散客团来啦中小买家广交会)(1)

中国人出国游爱买买买的事情看得多了,殊不知,年年广交会,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小买家广州齐“剁手”的画面也是盛景。

据官方数据,今年第122届广交会迎来了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的191950名采购商,其中尤其以美国、泰国、印度、韩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买家最为踊跃。除了多次带着企业的长期购买需求来广交会下订单的“老手”以外,今年共计有75959名第一次到来的新手买家,从中短单、零售样品开始试水——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一届广交会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3.5%,3-6个月的中单占36.9%。

在展会现场,有提着大包小包的新手买家告诉新快报记者,近期人民币具有竞争力的汇率、物美价廉的广东制造以及展会商家为吸引顾客而做的促销活动是吸引他们掏出钱包的重要原因。

跟以往大买家、大订单为主的情况不同,这次多了许多充满活力、需求灵活多样的中小买家和个人买家。

他们没有带着数额巨大的订单,身份往往是一个小超市、小商店的主人,或者一家网络商店的创业者,甚至是个人买家,广交会对于他们来说好比一个吸引力无穷的“奥特莱斯”,里面有各种丰富的商品,以及极具诱惑的价格。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馆内设置的咖啡座和休闲椅上,坐满了这些“散客”。他们连续几日每天多次进出展会现场,一大早带着硕大的皮箱和背包,开始在店铺中穿梭来去,装满了箱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运出展馆,下午再拖着卸了货的空箱子来战。

他们跟各个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混得脸熟,每天展馆开门,就好像打卡上班一样跟每个人打招呼相互问好,顺便问问样品的价格能不能再少一点。

有商家受访表示,以往接待的外国买家,多数西装革履,带着现金支票银行卡,代表企业来下单,而今年光临的则更多穿着休闲、肩背手提、熟练掌握手机支付的中小买家。

一位连续参加广交会十多年的资深外国买家受访说,今年有许多中小外国买家是到广交会直接淘货的,这种情况往年也有,但是今年特别突出,尤其是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买家表现特别明显。他分析,这跟欧洲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企业大批裁员、年轻人毕业以后进入社会找不到好工作,更多人转而创业的情况有关,而广交会则成了他们最好的“战场”,由于这类型创业者多没有充裕资金支付长期订单,便自己辛苦一点,少量多次地“人肉”采购和运输回国。

新快报记者还发现,这次来广交会的,许多是夫妻档、闺蜜团、父子兵这样的小创业团队,甚至还出现了一家六七口人,从六十多岁的爷爷到十几岁的孙子一起来扫货的组合。在本地参展商眼里,他们缺乏国际贸易和零售商业的经验,是一群谈判、采购的“菜鸟”: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拍照发回国询问各种意见,开着电话免提功能请朋友帮助自己“云砍价”,不关心批量零售价格的优势、只喜欢磨着展商把样品便宜出售……常常令参展商哭笑不得。电子家电、日用消费品、家具装饰、礼品和纺织服装类的摊位,以小件便于运输、价格相对低廉等特色,特别受到他们的欢迎。

BBS·今年广交会有啥新鲜事儿?

本杰明(Benjamin Waterstone),来自美国,家居卖场采购代表:

这次广交会热闹了很多,来了很多各个国家的小买家,小商店店主甚至个人都来了,他们主要来买样品,或者下一些短期小额订单,跟我们带着几年的订单需求来的采购商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是好现象,起码说明更多的人想要通过经商来主动改变自己的处境,他们比那些坐等经济复苏而不做任何努力的人要强得多。我很高兴在这次广交会上,看到一部分先觉醒、先采取行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我们距离经济复苏就更近一步,大家的日子才会更好过。

菲利普(Philip Sharks),来自加拿大,医疗器械公司采购代表:

我来广交会好多年,今年最特殊的现象就是第二期的人特别多,往年大家都爱聚集在展会刚开幕的前三四天。第二期、第三期主要就是展出这些小件的、相对便宜的商品,吸引了很多来自欧洲和亚洲地区的中小买家。我也因为受本地朋友的拜托,帮助几位新买家办理了进出场馆的证件,还有些是个人、游客,也进来买一些自用的东西回去,广交会的商品品质是大家公认的,所有展商都拿出自己最好的商品。

莱蒂西亚(Leticia Franco),来自哥伦比亚,某礼品购物网站CEO:

今年特别多来捡便宜货的人——不过他们也许对广交会有一些误解,以前广东制造是以价格优势闻名,但是现在大量的廉价代工厂都搬去了东南亚,相反的,一些有高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出现在广交会上,这些好货都不便宜。我和我的几个同事,这次为了下订单都花了超过本来预算的价格。

■新快报记者 罗韵 陆妍思/文

■廖木兴/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