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

土黄色的大地向天边延伸,无数沙丘因有河流的流经而有了片片绿洲,黄沙之中隐现着荒废的古城废墟,椰子树般的植物边矗立着奇怪的雕塑,上百米高的金字塔静静的屹立,这里便是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的埃及,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它拥有躺着就可以赚钱的苏伊士运河,也拥有早在7000多年前就诞生文明的辉煌历史,但在尼罗河水资源这一命脉的掌控上,埃及就远没有那么风光了。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1)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被誉为“尼罗河的馈赠”。

从气候环境上而言,埃及仅有北部下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相对温和,占全国绝大部分的上埃及,却是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年均降水量仅有50~200毫米,到了炎热夏季,气温可攀升至40℃,每年的4~5月还间常有“五旬风”,夹带着沙石从撒哈拉沙漠吹来。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埃及还是诞生了灿烂的古文明,根源就在于尼罗河,从数千公里外的热带森林、草原带来肥沃的泥土,供养着这片土地的生息。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2)

尼罗河长6670公里,有发源于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就说过“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就是埃及最大的资源,关系着埃及的国运命脉,但这命脉的水资源控制权却受制于人。其实不仅是埃及,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板块内部都没有与其纵深相匹配的高地座水塔,如控制约旦河水源地的戈兰高地掌握在以色列手中、掌控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属于土耳其。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3)

埃及因尼罗河而兴,但如果上游水源被控制,那么埃及很快就会被东西两侧的荒漠吞没。

这种悲剧同样在埃及上演,如果尼罗河中上游的苏丹、埃塞俄比亚效法土耳其或者以色列,对埃及拧紧“水龙头”的话,占据埃及大部的上埃及很快就会被荒漠吞没,同时下埃及也会岌岌可危。所以从古典时期开始,尼罗河中上游的苏丹就是埃及密切并积极控制的对象,不过当时苏丹还是由努比亚人建立的库施王国,而且埃及人控制努比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自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以至于努比亚人的文化圣湖被深深打上了埃及文明的烙印。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4)

不过幸运的是,如今的苏丹与埃及同属于阿拉伯联盟,大家有着相同的信仰,再加上本身埃及实力远超苏丹,所以苏丹与埃及对于尼罗河水的分配矛盾完全可以内部解决。所以1959年埃及与苏丹重新签署《全面利用尼罗河水协定》,埃及的用水量跃增为555亿立方米,苏丹也得到185亿立方米尼罗河水的使用权,虽然埃及是苏丹的3倍之多,但考虑到埃及的人口基数、阿拉伯世界话事人的地位等因素,该条约也并不上算欺负人。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5)

在尼罗河的白尼罗河供水稳定,但并供水量不如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而后者流量占总流量的70%。

但苏丹只是埃及的上游,苏丹的上游还有数个国家这些国家中除了南苏丹、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和坦桑尼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不缺水资源外,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由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在旱季时是亟需尼罗河水的。在尼罗河的两大支流中,白尼罗河供水稳定但并供水量不如发源于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而后者的流量占到了尼罗河总流量的70%,所以一旦埃塞俄比亚要拧上青尼罗河的“水龙头”,埃及势必要堵上国运一搏。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6)

埃及全国年均降水量仅有50~200毫米,水源基本全靠尼罗河提供。

特别是埃塞俄比亚并不是穆斯林国家,而是一个以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为主体的国家背景下,其身后还有非洲联盟(非盟总部设立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颗大树,所以埃塞俄比亚与其他尼罗河流域的黑人国家均认为自身没有义务为了苏丹和埃及这两个阿拉伯国家的用水安全,而去限制自己对境内水资源的利用。这意味着1959年埃苏两国签署的《全面利用尼罗河水协定》,如果没有上游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国家配合就是纸上画饼。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7)

埃塞俄比亚并不是穆斯林国家,而是一个以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为主体的国家。

这里要额外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埃塞俄比亚不但在宗教信仰上与阿拉伯国家截然不同,而且与阿拉伯国家的对手以色列还有着一段爱情传说。据埃塞俄比亚版圣经所述,作为埃塞俄比亚统治者的希巴女王(也称示巴女王),为古以色列的所罗门王所诱,诞下一子曼涅里克,也就是后来埃塞勒比亚的第一任国王。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8)

油画【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

曼涅里克长大后回以色列留学,所罗门王送他一个复制的约柜(先知摩西出埃及时在西奈山上从耶和华得来的十诫法典存放的柜子,是以色列人的神器,据说掉包成真的约柜并带回埃塞俄比亚,探索频道曾派摄制队前往埃塞俄比亚追寻消失的约柜但被拒)。约柜是否在埃塞俄比亚有待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1974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皇族都声称自己是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的直系后裔,埃皇族的肤色也较普通民众更白,确有犹太人(或白人)的血统。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9)

以色列军队中的“法拉沙人”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后代。

这点也被以色列所接受,从以色列接收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希巴女王后代被称为“法拉沙人”或称贝塔以色列人(意为以色列儿女),是世界上唯一的黑皮肤犹太人,这些法拉沙人自1978年开始由以色列实施的“摩西计划”来到以色列。不过这些人由于肤色的缘故,是以色列易受歧视的族群,在08年曾有媒体披露以卫生部着手通过安宫黄体酮制剂(一种长效避孕药)对黑种犹太人实行绝育,“以确保以色列的黑人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10)

青尼罗河提供了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分为旱季和雨季,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

当然埃塞俄比亚与以色列的渊源,历史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纽带,以色列在非洲得到了一个牵制头号对手埃及的可能盟友,特别是在以色列建国就面临多次中东战争的情况下,要知道在前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都是阿拉伯联军的话事人。

埃及依靠尼罗河(尼罗河馈赠的沃土养育上亿人口)(11)

身处沙漠包围之中的埃及,正是由于尼罗河的滋润才有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对于埃塞俄比亚而言,有以色列削弱埃及,更有利于对青尼罗河自主掌控,同时增加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当然埃塞俄比亚发展青尼罗河上的水利工程,主要还是为了实现灌溉和发电,服务国内的民生建设,于是复兴大坝水利工程便在2011年提上了日程。

鉴于解读埃及地缘的《埃及之殇》专文篇幅过长,特分为上下两部分隔日发布,本文为《上篇》。

下篇预告:埃及之殇:承载埃塞俄比亚强国梦的复兴大坝,竟是尼罗河的水龙头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分享指正。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