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哈萨克历史(弹起冬不拉唱响致富歌)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马海村的历史很悠久,马海烽燧遗址和马海元代武将干尸的发现证明,至少在元代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马海村又很年轻,这里是我省唯一的哈萨克族群众聚居村,居住在这里的五百多名哈萨克族村民定居此地尚不足20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青海哈萨克历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海哈萨克历史(弹起冬不拉唱响致富歌)

青海哈萨克历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马海村的历史很悠久,马海烽燧遗址和马海元代武将干尸的发现证明,至少在元代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马海村又很年轻,这里是我省唯一的哈萨克族群众聚居村,居住在这里的五百多名哈萨克族村民定居此地尚不足20年。

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一路西行,道路两旁山石嶙峋,戈壁漫漫,一个多小时后,一片绿洲跃然眼前——马海村到了。

秋日的马海村静谧而祥和,一排排整齐的庄廓院落在晨光中排列着,村道边的杨柳在秋风中努力舒展着枝叶。马海村的广场很宽阔,两边的宣传栏上贴着党的富民政策。

因为正值秋季转场,村里的男女老少大多去了牧场,所以村里很安静。听闻有记者前来采访,没过一会儿,在一阵呼啸声中,马海村的村委会副主任努尔哈扎尔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村委会门口。他热情地带着我们去了他的家。

重回故乡

马海村村民家的院子很整齐、也很宽敞,每个院子中间都有一个互通的小圆门,从来不上锁。穿行其间,家家户户都有一排面北的砖瓦房。努尔哈扎尔说:“房子都是政府出资统一给大家盖的。”

努尔哈扎尔家的院子很大,院里停放着好几辆车,有大货车、皮卡车、小汽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还有自行车。“大货车用来拉牛羊或草料,皮卡车的动力足,一般去草场时开,小汽车都是家人出门时开。”努尔哈扎尔一一介绍。

房子里面非常干净、整洁,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快。在卧室的墙上挂着一件红色的哈萨克族民族服饰,旁边是一把冬不拉。透过这把冬不拉,我们仿佛能看到马海村民们曾经走过的迁徙之路。

努尔哈扎尔说,离开青海后他们曾经游牧各地,甚至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可是,不管到哪里游牧,内心始终惦念着故乡。直到2002年,他们又回到了曾经的家乡,政府帮助他们在马海村安了家。起初,在马海村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也很彷徨、很无助。可是当一座座院落拔地而起,一片片草场分配到他们手中,一片片红彤彤的枸杞挂果……他们心安了。

“从最初的人均年收入400元到现在的14000元,是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和马海村村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同创造了这个数字。”努尔哈扎尔难掩激动的心情。

从0到18

努尔哈扎尔是从地里赶过来的,他们家种了两公顷多苜蓿,此时正是苜蓿收割的时节。苜蓿是优良的牧草,收割的苜蓿是他家三十多头肉牛冬天的饲料。努尔哈扎尔家是马海村的肉牛养殖户。

“苜蓿收成好的话,一部分我们用来喂牛,还有一部分会出售。家里的三十头肉牛会生牛犊,每年卖牛犊和肉牛我们可以挣十几万元钱。”努尔哈扎尔说。

努尔哈扎尔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文化。“很多年前,我们居无定所,所以村里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是文盲。直到我们定居在了马海村,孩子才有了学上。”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努尔哈扎尔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受教育。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大的在西安读职业学校,小的在村里的学校读六年级。在大柴旦,所有孩子都可以免费读到高三。

十八年岁月匆匆,如今的马海村先后培养出了十八名大学生,其中三人毕业后又回到了故乡。沙力合是马海村的第一名大学生,如今在德令哈市工作。还有色尔克古丽,她成了马海小学的老师。

不仅是教育,马海村的医疗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村里人看病都要去一百多公里的柴旦镇,现在村卫生所的医疗设备都更新换代好几茬了,很多病都可以就近治疗。”柴旦镇党委副书记希海君介绍。

发展才是硬道理

正值秋日,马海村附近的田地里,红彤彤的枸杞惹人喜爱。很多摘枸杞的村民戴着头巾和手套忙碌着。晒场上,红艳艳铺成了一片。

刚摘下来的枸杞圆润、饱满,让人垂涎。希海君介绍,因为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马海地区种出的枸杞品质特别好,收获季节时很多企业都上门收购,有的还远销国外。“摘枸杞的工资都是日结,每天能挣一二百元钱。”村民胡安尼西说。

胡安尼西家的墙上、沙发上、床上,都挂着或铺着他媳妇绣的一块块色彩绚丽、工艺精美的哈萨克布绣,这些布绣也展现在哈萨克民族服饰上。这些布绣一针一线都浸透着马海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依努尔是马海村一名普通的哈萨克族妇女,她敏锐地看到了哈萨克布绣的市场,不仅组织妇女加工布绣,还借助发达的网络将布绣推进了市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阿依努尔出门在外,我们没有见到这位能干的哈萨克族妇女。胡安尼西说:“阿依努尔有时会接到一些做哈萨克手工毯的活儿,忙碌时,我的媳妇也会去帮忙。”

近些年,交通越来越方便,马海村的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外面去打工,他们有的去了德令哈、格尔木,也有人去了西宁。

马海村的村民世代都有着放牧的传统,可是零星式的养殖,所能带来的经济收入并不高。如何利用牧业村的优势把畜牧业做大成了政府和村民思考的问题。很快,在政府和绍兴援青工作组的策划和帮助下,马海村摸索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舍开“靠山吃山”的传统畜牧业模式,随着产业发展引来“活水”,实现“转身”,为群众叩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马海村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为了发展肉牛养殖,政府还从河北省聘请了技术员高林杰,他也是肉牛养殖场的股东。

马海村的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很大,在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场上,黄白或黑白色的肉牛悠闲地觅食,旁边许多可爱的小牛犊跑来跑去。

据了解,马海村肉牛养殖场总投资160万元,201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可利用土地700亩,其中高效牧草100亩。

高林杰说:“通过传统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喂养,肉牛长得特别快,而且肉质非常好。架子牛只要经过五六个月育肥就能销售,小牛犊只要养殖14个月左右就能出栏,而普通村民家里一般需要养殖两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的落地生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将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不仅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也激励着群众通过诚实劳动实现全面小康。

十八年,从游牧到定居,马海村的村民就像根植于马海村周边戈壁上的红柳,扎根、发展、壮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