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七个版本 与百科全书同时代诞生的四库全书

18世纪后期,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各自诞生了一部宏大的知识典籍。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爱尔维修等人参与编撰的《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出版,1772年全部出齐——正是这一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七年,清政府在全国征集书籍,次年开设四库馆,进行系统的修书,1781年《四库全书》第一部修成,1787年,《四库全书》全部完成。

四库全书的七个版本 与百科全书同时代诞生的四库全书(1)

《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代表着当时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但其编纂的宗旨、目的以及体例、内容等各自不同。

《四库全书》的编纂,重要目的是确保清廷统治在意识形态上的绝对安全,其着眼点放在了收集、保存前人已经撰写的书籍,在汇编中进行整理和审查,也进行了一番学术上的提升,也就是充分发挥清代中期大批学者的考证校勘能力,分类提要。《四库全书》收书3500余种,存目6700余种,其中许多是善本、孤本,380余种古书失而复得。《四库全书》收入的书籍都经过大量考证。

正如我国知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戴逸在其所著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所指出的那样,《四库全书》收入书籍鉴定版本、辨别真伪、考析篇章、校勘文字,并进行评述、分析、概括,作了相当深入的学术总结。比如郦道元的《水经注》长期流转、辗转抄录后,讹误很多,经过戴震的细致研究,予以厘清。《四库全书》编纂中,这类研究成果很多。

《四库全书》的列名编纂者多达360人,分别担任总裁、纂修、校阅等职,贡献最大就是而今在各种清宫剧中“抛头露面”的总纂官纪晓岚。《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书中还解说了陆锡熊、戴震等人在《四库全书》编纂中的角色和贡献。

但必须意识到的是,虽然《四库全书》名为“全书”,却延续了中国古代全书编纂者一贯注重伦理、政治关系,忽视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商业工艺、民间文艺的特点,“经部特别膨胀,史部著作亦多”。《四库全书》虽然收入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古代算书,也收入了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等科学著作,却没有收入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人程大位所撰《算法统宗》(我国仅有一部研究珠算 书籍)等科学作品。《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书中指出,四库馆臣对于民间文艺十分鄙薄,认为并无收入价值,连《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等都在摒斥之列。

四库全书的七个版本 与百科全书同时代诞生的四库全书(2)

《四库全书》的编撰者,以及四库馆的最高领导者乾隆皇帝,对于西方文化都缺乏基本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指出,当时中国并非无人了解西方,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在法国留学11年的中国青年学者高类思和杨德望回国,但因为并非科举出身,所以他们虽然一定程度上熟知西方文化,却不能进入《四库全书》的编者序列,这也使得《四库全书》无法反映中国以外的文化科学成就。

相较来看,法国的《百科全书》的编撰目的是出版商为了营利,集合了大量学者。主持编撰的著名思想家狄德罗明确拒绝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干预。1752年,《百科全书》第二卷出版后被禁,之后开禁后,出版至第七卷又遭查禁。狄德罗只得将编辑工作转入地下。

《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所称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的所有学科领域,成为播散启蒙和革命思想的推动器。《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书中指出,《百科全书》继承了培根的知识分类体系,将人类知识分为来源于记忆的历史,来源于理性的哲学和神学,来源于想象的诗,涵盖广泛。狄德罗高度关注《百科全书》中的科学技术部分,甚至邀请工匠、科学家来帮忙撰写机器性能、工艺流程。

四库全书的七个版本 与百科全书同时代诞生的四库全书(3)

有趣的是,法国《百科全书》对于中国文明给出了很高评价——正如《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书中所说,其目的是证明,在东方,没有教会的参与也能创造出辉煌的文明,所以为打破教会以及亲教会的王室、贵族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提供理论依据。《百科全书》中,中国和中国思想文化都被厚赞,甚至说“中国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上之”。经济学家巴夫尔到过广州,是《百科全书》撰稿人中唯一到过中国的,盛赞中国对于农业的重视以及中国农业的高水平。对中国最为倾倒的则是伏尔泰、魁奈和杜尔阁,认为中国文化最合乎理性和人道,中国历史摒斥超自然奇迹,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包容性——当然,同为《百科全书》撰稿人的孟德斯鸠和卢梭、孔多塞对中国文化、专制主义传统则持批判意见。

《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这本书汇集戴逸教授几十年来有关中华文化历史遗产、中国文化的河洛文化源头、清代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的19篇专文,尤其是客观、深入、公允地评价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文化表现和局限,可读性很强。正如书作者在全书序言中所谈到的那样,弘扬中华文化并不是闭关自守,不是拒绝接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更不是拒绝承认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发展不足,事实上,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主调是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科学、思想成果。

所评图书:

书名:《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

作者:戴逸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

四库全书的七个版本 与百科全书同时代诞生的四库全书(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