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

在线上看电影和走进电影院看电影除了在视觉、音响以及氛围等客观环境上存在巨大差异,在观影连续性和互交性上也会存在明显的不同。

电影院需要保持安静,观众往往要“各自为战”,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光影世界之中,聚精会神地随着故事的起承转合去感怀与思考。

在线上看电影则相对随意放松,不仅可以自己掌控影片的进度条,反复捕捉和欣赏影片细节,还能参与弹幕互动交流,与广大网友谈天说地,理性探讨。

今天要谈的这部电影是2022年春节档最不合家欢却也最令人倍加珍惜合家欢的作品。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2)

由张艺谋和他的女儿张末共同执导的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冷枪冷炮”运动中一次小规模的战役为切入点,展现了狙击五班为完成使命无惧危险、不怕牺牲、精神永存的故事。

1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3)

狙击五班的战士接到命令要去营救侦察兵亮亮,此时战士们还不知道敌人已经将亮亮当作了诱饵,准备进行围点打援。

以约翰这个老对手为首的敌军早已做好了层层埋伏,他们打算通过狙击战打败被称为“中国死神”的五班班长刘文武。

敌在暗我在明,双方的作战装备也相差悬殊。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4)

敌军有无线电通讯,我们只有扯着嗓子大喊;敌军有装了倍镜的狙击枪,我们只有不带准镜的莫辛纳甘和一个望远镜;敌人有刀枪不入的坦克,我们只有铁骨铮铮的血肉之躯。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5)

最终约翰正是因为高倍瞄准镜视野受限,被五班仅剩的。一名战士大永通过声东击西的策略一击毙命

在这样一场敌我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以刘文武为精神领袖的狙击五班奋勇杀敌,顽强不屈,他们战斗至全班只剩最后一人,终于拿到了宝贵的机密情报。

影片只围绕着一场局部战争刻画了五班战士们的英勇不屈和视死如归。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6)

这一次,张艺谋舍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大场面宏大叙事,转而用人物带动叙事,以兼具策略准备和战术安排的狙击战为核心内容,将一场斗智斗勇的小战争展现得细致入微,用强情绪和慢节奏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引导观众深入体会志愿军战士们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决心。

2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7)

影片中大永在击毙约翰后提到班长对自己的教诲:“见火再敲,后发制人。”

优秀的狙击手除了要有良好的眼力和稳健的心理,还要沉住气,时刻保持冷静,做好万全准备,再后发制人。

这部电影似乎也用了一种后发“服”人的叙事规律。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8)

就是影片前期有意不去解释一些争议点,直到影片后半段在通过人物的对话以及情节进程来逐渐回收与解释之前的“错漏”。

比如影片前半段弹幕最常说的就是“为什么非要牺牲这么多战士去营救亮亮?”

这个问题在影片后半段有清楚的解释,那就是亮亮是一名侦察兵而不是敌军误以为的担架兵。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9)

他身上藏有重要的情报,事关敌军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和作战计划。

因此,五班战士拼尽全力也要救出亮亮,拿回这个重要的情报。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0)

再比如“敌人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迫击炮?”“为什么都是神枪手却打不中翻滚着的刘文武?”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影片后半段找到同样的答案,那就是敌军有意要活捉刘文武,并且是计划好了一整套方案。

眼见围点打援无法完全奏效,他们又新生诡计,要用危在旦夕的亮亮来交换刘文武。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1)

计划落空后,他们又绑走朝鲜小男孩,企图从他口中拿到亮亮藏着的情报。

可敌军终究还是机关算尽,不仅狙击小队全员丧命,还赔上了一个上尉和一辆坦克。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2)

影片就用这种最能引起讨论热度也最能打脸那些大放厥词的人的方式实现了后发“服”人。

3

关于影片的特效和音乐我持有一些个人观点。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3)

首先狙击枪打出的子弹使用了影视作品和游戏中都极为常见的“子弹时间”,这的确可以大大强化子弹击中目标的视觉观感,但这种手法在影片中出现了四五次,或多或少会给人一种视觉疲劳感和厌烦的情绪。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4)

张艺谋想要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一种类似纪录片的艺术真实感,可音乐方面却总给人一种常规大场面的紧张感与压迫感。

对于狙击手这样一个需要屏息凝神、全神贯注的角色,过于强烈的节奏和旋律总给人一种无法平息的心理感受,这与狙击手真实状态是相悖的。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5)

我个人以为,在狙击手互相瞄准,剑拔弩张之时,完全可以拿掉所有的背景音乐,或者仅保留一丝微弱的喘息声和心跳声,这样的无声环境更能令人感受到狙击战的残酷与危险。

4

这部电影的编剧陈宇也是《满江红》的编剧。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6)

结尾处八连战士们代替五班战士答到这个情节,与《满江红》全军复诵简直是如出一辙,以强烈的人物情绪配合烘托情绪的音响音乐,瞬间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看来张艺谋和陈宇早就将这样的以强情绪升华主题的做法运用得十分娴熟了。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7)

要在影片开篇阶段,当班长刘文武对全班战士逐一点名是就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他们的名字将会跟这场看起来很不起眼实则却意义重大的战争永远联系在一起。

而五班虽然仅剩下一名战士,但五班的精神早已成为全连乃至整个志愿军队伍的精神支柱。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8)

这种精神会随着班长留下的望远镜,全连战士那一声声响彻苍穹的“到”以及弹幕上令人热血澎湃的“到”字永远存续下来,传承开来。

狙击手的巅峰时刻(狙击手永不缺席的)(19)

五班还在,后继有人,这就是把青春献给祖国,用生命保卫家园的五班精神、中国军魂。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