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开封示范区(开封三区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综述新高地)

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位于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优德科技园项目工地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劳作,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开封示范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开封示范区(开封三区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综述新高地)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开封示范区

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位于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优德科技园项目工地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劳作。

人勤春来早。抢抓机遇,时不我待。自3月28日总投资473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来,全市重点项目快马加鞭加快建设,项目工地到处呈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一个个项目加快建设,让开封更有自信,释放出跨越发展的无限活力。

活力,来自于开封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打造出的工业发展新高地,来自于以“文化 ”为引擎加快服务业“两区”建设引领的经济新转型,来自于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载体催生的产城融合新动能,更来自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干净干事”,以“有激情、有定力、有自信”的工作作风、“抓优势、抓短板、抓重点”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一个目标”,强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两个定位”,抢抓“一带一路”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及郑汴一体化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加快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四个开封”,借力省会、对接郑州、融入港区结出的累累硕果!

开封,正在加快“三区”建设的进程中、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以“文化 ”为引擎,加快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

产业集聚区:工业发展新高地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见证着开封工业发展的脚步。

2009年,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号角吹响,开封开始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时光荏苒,伴随着重点项目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开封产业集聚优势愈加凸显,持续释放着产业集聚效应。

就在一个月前,位于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总投资65亿元、原计划于今年5月动工的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仅1个月就完成投资2.6亿元。竣工后,该项目将成为开封乃至全省电子商务的“航空母舰”,为开封面向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类似项目,在开封有很多。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开封产业集聚区建设跑出“加速度”。目前,规划面积达170平方公里的开封7个产业集聚区,已建成91平方公里,吸引了4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9.7%,而完成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0.6%。

成绩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的要求,近年,开封结合自身实际,强化“互联网 ”平台作用,创新机制、创新方式,更加稳健地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

创新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基础上,开封建立了保障项目建设的“六项机制”,并围绕提高服务效能,绘制了行政审批流程、项目运行状态“两张图”,编制了四级审批、重大项目直报“两张网”,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四张清单”。

创新方式,从导向上保障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在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前提下,开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谋划、细化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各产业集聚区确立1~2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并坚持抓引进、抓培育、抓服务,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其中汴西产业集聚区形成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百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在创新机制、创新方式的同时,开封还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多亿元,建成道路770公里、供水管网1200公里、标准化厂房1388万平方米。同时,开封坚持“拓链、延链、补链、强链”多策并举,引进建设了、奇瑞汽车、申华控股等40多家国内500强企业,加快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

徜徉开封产业集聚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得益于大量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开封工业发展的新高地。

服务业“两区”:引领经济新转型

文化是开封的特色和气质,立足文化做文章,让八朝古都更加光彩夺目。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开封在全国首倡“文化 ”理念,并出台了“文化 工业”“文化 旅游”等10个“文化 ”行动计划,成为全国首座“互联网 文化”智慧城市,更是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宋文化品牌更加响亮。

以“文化 ”为引擎,开封服务业率先取得突破,创意设计、远程服务等新业态及生态旅游、休闲养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活动日益活跃……

服务业的繁荣带动了服务业“两区”的提速发展。目前,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的我市10个服务业“两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吸引开封国际金融中心、昌升国际商贸城、绿地中部创客天地等一大批城市综合体项目落户其中,传统工艺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老字号与新品牌交相辉映,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诗兴开封” 国际诗歌大赛等一个又一个文化盛世在开封倾情绽放,描绘着开封服务业“两区”繁荣发展的蓝图。

服务业“两区”提速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在推动服务业“两区”发展中,开封既突出政策引领,又注重重点推进、项目带动、品牌构建等,全面发力。

出台制定服务业“两区”建设指导意见及专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服务业“两区”考核体系,设立每年5000万元的引导资金和1000万元的奖励资金,引导服务业“两区”不断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服务业“两区”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推进开封市商务中心区总投资400亿元的43个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博物馆、规划馆、美术馆、华侨大厦、总商会大厦等21个项目目前已经封顶,36家众创空间企业已相继入驻运营。

将项目作为加快服务业“两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先后引进了绿地集团、建业集团、香港迪臣集团等商务领域的国内外500强企业,在成功打造“一河两街三秀”“一湖两巷三园九馆”的基础上,又启动建设了清明上河城等11个项目。

以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不断打造服务业知名品牌。目前,开封成功打造出“两节一赛事一论坛”节会品牌及小宋城、银基水世界等一批娱乐休闲新亮点。

在服务业“两区”支撑下,去年,开封在全省率先形成“321”产业格局,经济实现新转型。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城融合新动能

抓发展机遇、抢市场先机曾是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跨越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善于抓机遇、谋创新的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顺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采取新举措,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呈现出新的亮点,诠释出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的魅力,奏响了改革发展新的乐章。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近年,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着力在推进生态宜居、产城融合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汽车农机及零部件、特色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在推进生态宜居方面,持续加快道路管网、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增强市民之家服务功能,而开封西湖景区建成开放,让生态宜居成为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的名片。

在加快产城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将生态功能区、城市功能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辛堤头城市综合体等43个城市化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在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积极融入全省“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立足开封实际,着力推进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南部经济带和开港经济区、商务中心区、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

得益于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目前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占地面积已达28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0万,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6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43亿元,成为开封名副其实的改革发展先锋。

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封一定能在加快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实现更多新的突破,强势崛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