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导入设计方案(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乡下人家教学导入设计方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乡下人家教学导入设计方案(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乡下人家教学导入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

生齐:蒲柳人家。

师:它是什么意思?

生: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

师:小说写的是古运河边几个普通的农家,几个普通人。让我们先看看作家情况。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多媒体展示)

师:1952年,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短篇小说《青枝绿叶》。次年,该小说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刘绍棠也读高中。他的老师不好意思讲课,就请坐在下面的刘绍棠讲。同学们说,神不神?

生齐:神!

师:他的创作受孙犁的影响较多,但文章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请哪位同学念念。

生: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就是要专门“表现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多媒体展示)

师:关键词:柔刚结合,乡土文学。

师:《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屏显)

①生字注音

晌午shǎng擀面gǎn腌臢āzā纤夫qiàn拗niù不过勒lè令戏谑xuè 断壁残垣yuán作揖yī 噘嘴juē 礼聘pìn嘬zuō着嘴唇剜wān肉

咯(kā)吧如坐针毡zhān 隐匿nì影影绰绰chuò 呱呱坠地gū

②词语积累

腌臜:玷污,污染。①肮脏;不干净:这地方真腌臜。②别扭;不痛快:我受够了腌臜气。

勒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事。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天伦之乐:伦: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第二课时

二、抓住文眼,以点带面

师:课文《蒲柳人家》是小说的前两节,但它相对独立完整。请同学们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是这一句: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因为出现在第一部分的首尾和第二部分的结尾,全文围绕它展开。

齐读: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多媒体展示)

师:注意读音。系jì。读了这句话,请你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提几个问题。先说说小说三要素。

生:人物、情节、环境。

师:人物的角度。

生:何满子是个怎样的人?爷爷何大学问是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何满子、何大学问。还有吗?

生:这件事还和谁有关?也就是说,一丈青大娘是个怎样的人?

师:很好。引出了另一位人物。板书:一丈青大娘。再看情节的角度。

生:何满子为什么会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师:对,事出必定有因。那么环境的角度呢?

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什么?社会环境如何?

师:你能自己回答吗?

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社会环境是八年抗战。

师:是吗?

生:不对。八年抗战是1937年到1945年。这件事发生在1936年,也就是抗战前夕。还可以从42页的“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看出来。

三、解读人物,感受个性

师:挺细心的。我们要善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刚才我们通过一句话引出了一大串的问号,也找出了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中,你觉得谁刻划得最有个性?

生齐:一丈青大娘。

师:英雄所见略同嘛。要说一丈青大娘,还得从一丈青说起。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一丈青。

生:一丈青是梁山第一美女,与好色的王矮虎结婚。后来,在征讨方腊时,为救王矮虎而亡。

生:扈三娘外号一丈青,属地慧星。使两口日月双刀,有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生:一丈青是一种大蛇,长一丈余,色黑,非常吓人。这说明水浒中的一丈青武功很厉害。

师:讲得真好。我也来捧捧场。

“天然美貌海棠花”,“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最英雄”功夫“十分了得”。

《水浒传》第41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多媒体展示)

师:好一个铿锵玫瑰!那么,一丈青大娘和一丈青有哪些相似呢?我们先来看她的外貌。

生: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可见,她是个高大勤劳的人。

生:一双大脚”还可以看出她不愿裹脚,有反叛精神。

师:一个大手大脚的一丈青大娘!她和一丈青的外貌可谓天壤地别。那么,这位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生:一丈青武艺高强,一丈青大娘能打善骂,三五个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

师:不错。欲知详情如何,请看6、7、8小节。请同学们用批注法默读,并准备用下列句式说话:

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可见。(多媒体展示)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可见,她泼辣胆大,善于骂人。

板书:泼辣

师:我们来品味一下他读的这句话。

生:“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

笑。

生:“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师:看来,骂人也是有艺术性的。好,继续。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可见她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板书:能干

生: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可见她泼辣胆大,刚正不阿,性格豪爽,武艺高强。

板书:豪爽

师:打人怎么还是刚还刚正不阿呢?

生:从“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她会为别人着想。

师:有道理。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丈青大娘,却怕她的小祖宗何满子。怎么个怕法?请找出句子品味。

生:“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写出了奶奶对何满子的溺爱。这些害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小,更加突出奶奶对他的宠爱与重视。

板书:宠爱

生: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从“只得”、“不是……就是”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视孙如命。

师:这个“小祖宗儿”,是不是用粗大的嗓门叫出来?谁来读一读。

生:小祖宗儿。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宠爱,还有无奈。

师:真是一个小祖宗啊。让奶奶爱得提心吊胆,却又那么心甘情愿。

了解了这位泼辣、能干、豪爽又宠爱孙子的一丈青大娘,再让我们看看另两位人物:何满子和何大学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完成句式:

说起,那真是一个字。他。(多媒体展示)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野”。他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板书:野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灵”。他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板书:灵。

生: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孝”。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想进屋去把爷爷哄开心。可见,何满子是有孝心的。

师:看得真仔细!板书:孝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强”。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回散奔逃,躲他远远的。

板书:强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义”。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而且,他还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

师:讲得真好。既有小义,又讲大义。

板书:义

生: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豪”。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上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多少,也不点数儿。

师:有豪气。板书:豪

小结:三大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他们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家刘绍棠深厚的感情。“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为粗手粗脚的爹娘画像。”作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朴实的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贫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可以说,小说正是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师:读完这篇小说,我们能闻到两种气息,哪两种呢?――乡土气息、民族气息。下面我们简单讲讲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乡土气息。

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再加上民间口语和俗语的恰当运用,让整篇小说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民族气息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附板书:

一丈青大娘:

个高脚大 身强力壮 青铜肤色 嗓门亮堂

十分能干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性格豪爽 口苦心甜 溺爱孙子 有些迷信

何满子(线索人物):

光葫芦头 光着屁股 全身黝黑 机灵顽皮 纯真稚气

何大学问:

人高马大 膀阔腰圆 而如重枣 浓眉朗目

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说大话 好讲排场 好戴高帽滑稽可笑

艺术特色:乡土气息 民族气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