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海边吃螃蟹(李渔食蟹两三事)

爱吃蟹的古人很多,比较著名的是明朝的李渔,对,就是写《闲情偶寄》的那位,也担得起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之名。每年螃蟹还没上市的时候,他就开始攒钱等着买螃蟹。

渔人海边吃螃蟹(李渔食蟹两三事)(1)

家人笑他以蟹为命,以至于这钱是“买命钱”。从螃蟹上市到蟹尽下市,“未尝虚负一夕,缺陷一时。”  这样一个蟹痴,应该有很多吃蟹的花样吧?恰恰相反!

李渔说“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本身已经具备了色香味三者极致,所以最好是整只蒸着吃。

李渔了不起,雅号“湖上笠翁”,天下学问、玩意儿少有不懂的,其说蟹之辞,虽亦文言,绝不晦涩,

“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独蟹与瓜子、菱角三种,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蟹与瓜子、菱角,而别是一物者”。

渔人海边吃螃蟹(李渔食蟹两三事)(2)

吃蟹假手他人,蟹就不是蟹了,点评之老到,可谓一语中的、三分入木。接着李渔还有引申发挥,“此与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童仆虽多,不能任其力者,同出一理。讲饮食清供之道者,皆不可不知也”。

李渔一生,飘泊江浙碧水间,籍隶南国,啖遍江南美食方物,然其耽耽于蟹,许为第一清馋,“癖蟹”之号,同人尽知,嗜蟹如命,

渔人海边吃螃蟹(李渔食蟹两三事)(3)

“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蟹上市的秋季九月十月,李渔命之为“蟹秋”。

蟹应季上市,尚不及花红娱目,可开百日。“虑其易尽而难继”,李渔“又命家人涤瓮酿酒,以备糟之醉之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酿’,瓮名‘蟹瓮’”。李渔每入‘蟹秋’,常常思念一位去世的婢女,“勤于事蟹,即易其名为‘蟹奴’”。

渔人海边吃螃蟹(李渔食蟹两三事)(4)

善治蟹,是技术活,需要老到的手法和经验,腌制醉蟹过程中的某些关节处,颇诡秘而令人至今不解其奥,取蟹瓮中醉蟹,不可用灯照,醉蟹见光,马上松散,“满瓮俱沙”

沙是吴越方言,是说蟹肉吃来口感也会变得松粉,味道也就大打折,好似塌了秧。李渔“有法处之,则可任照不忌。

初醉之时,不论昼夜,俱点油灯一盏,照之入瓮,则与灯光相习,不相忌而相能,任凭照取,永无变沙之患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