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骼疾病之一,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从而伴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疾病。骨质疏松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临床上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1)

骨质疏松症可以表现为哪些主要的临床症状呢?以下典型的四大临床表现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朋友们进行自检。

(1)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痛以及全身乏力:该表现可以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最起初的症状,也是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常在翻身、起坐、长期站立时以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腰背疼痛、全身性骨痛或者周身酸痛,且负荷增加时疼痛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活动受限。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容易乏力,且症状并不局限于某个部位,以全身性表现为主,简单劳动后伴有明显劳累,生活能力及负重能力明显下降。当自身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和乏力时,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要引起警惕,同时对于骨科医生来讲也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了重要线索。

(2)身高缩短或脊柱畸形: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于老年患者,可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等脊柱畸形。出现脊柱畸形时会使身体负重力线发生改变,从而加重脊柱、下肢关节的疼痛。随着骨量丢失的增加,脊柱椎体高度丢失进一步加剧,椎间盘退变,整个脊柱缩短数个厘米不等,从而导致身长缩短。出现胸、腰椎脆性骨折或身高减低3cm(或1年内身高减低2cm)或驼背的老年患者,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依据。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2)

(3)出现脆性骨折:往往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但是在临床上以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首诊症状的患者仍不在少数。目前,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脊柱椎体(腰椎和胸椎)、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桡骨远端骨折(colles 骨折)以及上臂肱骨近端骨折最为典型和常见。其中,髋部和脊柱的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脆性骨折有以下的主要特点:第一、脆性骨折的患者大多数来说不一定存在明显的外伤史,或者没有明显的外伤等原因。有的老年人仅是用力咳嗽一下或者是变换一下体位时,就出现了骨折的迹象。比如经常有老年人说"我最近一转身时就会出现腰背部剧烈的疼痛感"或者是“我前几天上厕所时有些便秘,用力排便后出现腰背部的疼痛” ,一拍片子发现了脊柱的压缩性骨折。第二、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是脊柱、髋关节以及腕关节,可以说这三个部位的脆性骨折占到了整个骨质疏松性骨折的90%以上。第三、脆性骨折愈合的速度和愈合的能力,较正常骨折来说是明显降低的。因此,骨质疏松骨折在骨折的治疗当中除了治疗骨折本身以外,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显得更为重要了。

(4)心理异常和生存质量的降低:除了上述提到的躯体症状之外,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还可以表现出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异常的状态,老年患者由于生活自主能力下降以及部分患者出现脆性骨折后长期卧床,因此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生活中自信心严重下降,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严重时有些患者甚至因此会产生轻生的想法。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3)

以上为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对于存在上述症状或已经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除了常规进行钙剂的补充以外,还需要常规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