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

昨天热搜榜上有一个话题

“两头婚”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1)

东东一脸疑惑

……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2)

“两头婚”是什么意思呢?

专家、网友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

“两头婚”意味着

“不嫁不娶”“两家拼拼”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小西和丈夫小争,都是“85后”的独生子女,两人于2016年结婚。结婚前,双方家庭就已约定好,结婚后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争也如此。而且,两个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两个小孩,按照出生顺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里也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即当地人俗称的“不来不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拼拼”,男方无须付彩礼,女方也无须陪嫁妆,双方均没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随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着“我家不是嫁女儿,你家也不是娶媳妇”,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

有媒体也就这个问题做了投票

对于两头婚是“婚姻的进步”

还是“两边昏了头”

网友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3)

“昏头”的支持率略高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4)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5)

不过

也有不少网友对此持积极看法: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6)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7)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8)

律师、专家意见不一

媒体采访了浙江思伟律师事务所律师、杭州市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志愿团的志愿者杨红,她多年从事“家务事”处理,首次接触到两头婚时,就对此表示赞同。

杨红总结了其几大优势。

“首先,两头婚家庭商定好生育两个小孩,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社会的老龄化。再比如,没有彩礼和陪嫁门槛,男方和女方的经济压力都会减轻。相对而言,可以提高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再者,生育两个小孩既随父姓又随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抚养方面的纷争。”

这种形式并非近年出现,90年代时在湖州、苏南、浙北等地区就都有分布。

男方求娶女方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9)

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赵春兰于2017年到2019年期间在水村进行田野调查时,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两人自由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头婚”、“两头姓”成了双方家庭顺其自然的选择。

2010年举行婚礼时,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置办嫁妆,婚礼上,点蜡烛、拜堂在阿斌家举行,而散糖、散红包等传统上专属于新郎家的仪式则在小琪家进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按照婚前的协定,大女儿随男方姓“俞”,小女儿随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后,按照习俗要办“三朝祭祖”,大女儿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儿则在金家举行祭祀仪式;将来,两个孩子将各自继承两个家庭的财产。

小琪怀二胎时,也有人问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孙子的话,你们肯(让他随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现得非常开明:“哪怕第二个是男孩,也还是要跟着女方姓的。”

阿斌家长的这种表态体现出对“两头姓”继替香火的接纳:“到我大孙女结婚的时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妈一样‘两头结婚’,也是要生两个,其中一个必须姓我们俞家的。这样,我们姓‘俞’的,就始终还是有的,就不会断了。”

不难发现,“两头婚”的形成有着负责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延续香火。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变通的方式来进行姓氏的延续。

“两头”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会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年轻夫妻的亲密度也会受到影响。而一旦两个子女各自姓双方姓氏,这种分离会更加明显,爷爷奶奶也会更青睐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不能成为夫妻双方作为小家庭的融合剂,反而各自代表了双方背后家庭的延续,由此,三代人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将会引发不少冲突和矛盾。就拿开头提到的小西夫妻来说,两家曾因清明节男方要不要跟随女方去扫墓而闹过不愉快。小争认为,去女方处扫墓是上门女婿的行为,坚决不去。更有甚者,因为“两头婚”难以一碗水端平,在婚姻生活终于到了种种不愉快,家庭也在破裂边缘。

对于“两头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三种观点:

其一是,这类现象可能会消失,因为两头婚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减少。

也有观点恰恰相反,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养的提升,人们对婚姻姓氏的态度会越来越开明,“两头婚”会冲淡人们对于姓氏传承的“执拗”。

还有一观点则比较折中,认为这种形式会跟招上门女婿一样,依然存在,但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东方快评】

“两头婚”利弊相生,不妨趋利避害

两头婚满足了现实需求,而且法律并没有禁止,于此有着一定的存在空间。两头婚是利弊相生的,从利的一面来看,两头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尤其男方无须付彩礼,女方也无须陪嫁妆,且都有随自己姓氏的孩子,相较于招上门女婿,对男方的心理压力影响比较小。此外,基于未完全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就可以使老人和孩子得到周全照顾。

除去对家庭和睦有利外,对缓解社会的老龄化也有着积极意义。比如,两头婚家庭商定好生育两个小孩,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而且,两个小孩既随父姓又随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抚养方面的纷争,不仅有利于家庭的稳固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上述可见,两头婚的可行性与积极性。

从弊的一面来看,此种模式难免会给小家庭带来一定影响。诚如有律师表示,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虽好,但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会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年轻夫妻的亲密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哪个孩子跟谁姓,有“对赌”成分存在,难免会因此产生矛盾。而两头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爷爷奶奶,会让孩子分不清亲辈关系。

即便两头婚究竟何去何从,还需交由时间去验证,但两头婚有着现实需求,趋利避害最为重要。笔者以为,采取两头婚方式,关键是夫妻双方充分协商,而且不能忽视的是双方父母的意见。毕竟,这样的婚姻存续方式,是双方家庭的融合,唯有充分协商,彼此同意与尊重才是基础。所以,对于涉事家庭而言,切莫跟风效仿,理应结合实际。

相关部门也应该针对两头婚现象,一方面做好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谨防其中法律风险给双方带来的伤害,尤其是给未成年子女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应做好婚姻伦理知识的的普及,其实这样的婚姻方式可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助推良好婚育新风的形成。当然,针对此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有必要做好跟进服务,让两头婚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也应认识到,家庭幸福离不开彼此尊重,更须彼此忠诚与支持。退一步讲,即便小夫妻从原生家庭独立出来,也不应忽视对双方父母的照顾。而且,也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成长,即使孩子分开养,至少也应保证周末小家庭成员在一起活动来培养感情,让孩子们多亲近。

来源:东方网综合中国妇女报、澎湃新闻、江苏交通广播网、杭州交通918、网友评论

评论作者:杨玉龙

来源: 东方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