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岁岁年年人不同(沉舟侧畔千帆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七律是教育部推荐背诵的,主流语文教材都有收录,相信很多读者现在还能背诵,尤其是那句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少人认为这句诗写的是千帆竞发、万物生长的生机勃勃景象,表现的是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心态,调子是积极昂扬的。我以前也持这种看法。但心里却有一个疑问——如果作者已经想开了,做出积极乐观面对以往不幸命运的决定,那为何最后又要说“暂凭杯酒长精神”呢?这个疑惑直到我读了一点文学、历史方面的书后才有了答案。

这首诗的题目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即白居易,唐人称呼别人不像现在直呼其名,而是称字,比如元稹字微之,白居易就叫他微之,刘禹锡字梦得,白居易就叫他梦得。刘梦得和白居易都要回洛阳,两位大诗人在扬州相遇,这是二人初次见面,所以叫“初逢”。所谓“见赠”,指的是白居易先写了一首诗给刘禹锡。这首诗便是著名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沉舟侧畔千帆过岁岁年年人不同(沉舟侧畔千帆过)(1)

白居易同情刘禹锡空有一身才学、满腔抱负,却只能无可奈何地蹉跎岁月。他设身处地地想象刘禹锡内心的无奈、失意和不平,以求感同身受,安慰友人。全诗低沉郁结,所以刘禹锡听了之后,只有借酒方能振作精神。如果梦得此时心态积极,何须“暂凭杯酒长精神”?

再回过头来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难发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和“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一句的,而且意思上更转一竿头。读诗讲“知人论世”,即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刘禹锡原本是接近权力中枢的人物,因为政治问题被贬官到偏远地方,前后长达二十二年。刘禹锡曾得王叔文赏识,王认为刘有做宰相的潜力,想必刘禹锡也自诩甚高。如果没有政治问题,刘禹锡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二十年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升迁,而自己一直被弃置。所以“沉舟”“病树”其实是刘禹锡自比。

至于刘禹锡有什么政治问题,何以二十二年不得出头,这背后尚有许多故事,这里不展开,以后的文章会有解释。

刘禹锡还有一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感慨“世上新人送旧人”的,也与之类似,着眼的都是自己的不幸。

这两句诗如果从积极的一面解读,却是另外一番气象。理解引用诗歌偏离背离作者原意的例子很多。像春秋时期的外交场合中,赋《诗》言志基本上都是创造性发挥。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来是杜甫自夸读书用功、有较高写作水平的,并无劝人多读书的意思。

误读有时候会创造出更高明的诗歌,这或许就是误读存在的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