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的全文(我的小脚母亲)

辽宁老年报(2021年2月2日) 沈阳 刘桂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回忆我的母亲的全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回忆我的母亲的全文(我的小脚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的全文

辽宁老年报(2021年2月2日)

沈阳 刘桂华

母亲仙逝至今42年了,尽管时光匆匆,但她慈祥的面容、勤劳的身影、至柔至坚的品格、黙黙奉献的精神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常常想起,泪湿衣襟。

1940年,我出生于原工源(現本溪市)桥头镇思山岭村,全村不到40户人家。我家很穷,小脚母亲28岁守寡,养活我们姊妹三人。母亲毎天上山打柴、挖野菜、摘野果,常常跌跟斗,划破了手,擦破了脸,仍然劳作不停,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尽管母亲日夜操劳,却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她就去讨饭。要来的食物填不飽我们的肚子,早上一家人喝不沾碗的稀糊糊,喝完了,还得把碗再舔舔。母亲把采来的各种野菜混搭腌制成咸菜,那清醇香甜的味道,至今回想直泛口水。

母亲心慈面软,把讨飯要来的食物送给来我家讨飯的穷孩子,还留其睡在炕上,让姐姐、哥哥睡在地上。由此,村里人嘲笑我们家是“叫花子户”。母亲却不以为然,常告诫我们要长个好心眼,知恩图报,救死扶伤。

母亲一个大字不识,但喜欢读书人,每天都要拎着耳根告诉我:“好好念书,把学问装进脑子里,别人抢不去,长大挣钱有饭吃。”她用柔弱的肩膀为子女避风遮雨,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姊妹三人逐渐长大,成了母亲的帮手。姐姐10来岁能到河里摸鱼,串在铁钎子上烧烤;哥哥8岁上山开小片荒,种植玉米;我5岁多挎个小篮子到地里挖野菜,眼尖手快,母亲常夸赞“老丫头”能干活。

母亲长一双干活的大手,但做针线活百里挑一。她会做各种各样的鞋,家里四口人穿的鞋都出自母亲之手。七里八村的人找上门求母亲做鞋,不管怎样劳累,她都应承下来。我有一双母亲做的布鞋,珍藏至今68年,是母亲为送我走出大山,考上中学专意制作的。这双布鞋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对女儿的牵挂和期望,是她一生克勤克俭的证物。

我在本溪高级中学念书时在校住宿,不舍得花车票钱,一个月只回家一次。小脚母亲却从30里外翻身越岭送来她烙的馍。母亲用尽了毕生的心血,把我们姊妹三人养大成才,哥哥是高级教师,中学校长;姐姐是高级药剂师;我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戴上了建国七十周年记念章。退休后参加了沈阳市铁西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沈阳收藏家协会等组织,发挥夕阳余晖的光和热。

1997年3月,母亲病危,我从外地心急火燎地赶到家,在母亲脸上一个劲地亲吻,母亲微睁双眼,挤出一声“老丫头”,便与世长辞。我泪如雨下,仿佛肝肠断裂般在地上打滚,连声呼喊:“妈妈您别走,您回来……。”

失去母爱,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跪向苍天从心底呼唤:伟大慈祥的母亲,您的身影永远留在我的梦里,如有来生,再叫您一声妈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