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徽县风光无限(徽县唤醒胶片)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

行走在徽县榆树乡古韵悠长的大地上,迎着微微徐风侧耳聆听,昔日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号子漫漫的尘封记忆悠远而又沧桑,模糊的记忆瞬间清晰,让一座小镇万种风情,夹杂着淡淡的醉意乡愁和古朴韶华,如远古款款走来的“满身污垢的穷家”小女子,进入新时代,经过“梳妆打扮”出落成为美若天仙,一眸惊艳的“大家闺秀”。

美丽的徽县风光无限(徽县唤醒胶片)(1)

榆树乡剡坝村,乡愁记忆馆中成列的毛主席像章,油印机,五六十年代现金流水账本、地契以及泛黄的人民日报,是父辈们走过的足迹;蓑衣、斗笠、耙犁等旧式农具,再现曾靠天吃饭的艰辛;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爆米花机,无不镌刻着岁月的故事;从建国初期到此刻,村干部任职情况,见证了村庄发展的历程。乡愁记忆让我们这辈人,在“乡愁”中感受社会的进步,在“记忆”里翻转传承着永不磨灭的乡土文化。

美丽的徽县风光无限(徽县唤醒胶片)(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承载乡村文化的老物件、老技艺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感慨“乡村无处觅乡愁,没有想到,现在竟然能在村史馆看到这么亲切的老物件,让人瞬间就回想起以往一段记忆承载着的厚重历史多么珍贵。”一位退休老教师感慨的说。

美丽的徽县风光无限(徽县唤醒胶片)(3)

“我们在全乡12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于乡域特色,村情概况,超前谋划,提早部署,在复制历史、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对全乡所有的村庄进行小节点打造。目前,在S219沿线打造茶马广场、茶马古街、毛草凉亭廊架等人文景点小节点9处,沿线绿化植树种花32000平方米,建成剡坝村乡愁记忆馆3间,新修健身步道6200平方米,绘制墙画两处1800米,各村村庄风貌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位正在逐渐提升。”榆树乡党委书记冯亮告诉笔者。

美丽的徽县风光无限(徽县唤醒胶片)(4)

乡愁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悠然恬静;乡愁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羁旅牵绊。 近年来,榆树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托村级阵地建设,结合各村历史文化背景,以乡愁记忆为载体,精心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建设乡愁记忆系列景点节点,全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圈,通过复原历史,追寻昔日记忆,弘扬社会发展正能量,让一部分文化“复活”起来,带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产业不断高质量发展。

看!坐在S219线旁的茅草亭里的爷孙俩,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已然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通讯员 何方 邢曼)

来源:徽县委宣传部

编辑:赵 森

责编:许玲芳

主编:李亚军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视听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