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预防哪些骗局(不要轻信任何网友)

你应该掌握的防骗知识又到了开学季,这个九月,全国将会有1000多万的大一新生,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新的城市,新的校园,开始大学之旅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大一新生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开始办理了自己名下的第一张银行卡、电话卡,开通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微信支付账户等然而,复杂网络社会,没有给新生们任何的缓冲期,潜藏在四处的骗子们也将会对他们进行无差别攻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学新生预防哪些骗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学新生预防哪些骗局(不要轻信任何网友)

大学新生预防哪些骗局

你应该掌握的防骗知识

又到了开学季,这个九月,全国将会有1000多万的大一新生,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新的城市,新的校园,开始大学之旅。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大一新生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开始办理了自己名下的第一张银行卡、电话卡,开通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微信支付账户等。然而,复杂网络社会,没有给新生们任何的缓冲期,潜藏在四处的骗子们也将会对他们进行无差别攻击。

因此

开学第一堂课

必学的

防骗课

1.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什么是个人信息?它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手机(社交软件)号码、住址、行踪轨迹等,例如:现在很多大学校园里,一入学的时候就有各种人找你办理手机卡,会员卡,这个场景下,你就得提交自己的身份证、学籍等相关信息,这其实就是信息容易泄露的端口。

因此,防骗第一课,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比如以下几点:

在互联网生活中,要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别随意地将自己的身份信息PO在网上(例如随意的提交上传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学生证照片等)。

微信、QQ、淘宝等平台的密码勿设置过于简单,以防止他人破解。

本人的银行卡、支付账号收款的二维码只能供自己使用,勿交由他人,特别是不能以买卖或者租借的形式借由他人,否则一旦被用于犯罪,本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的个人信息(如私密照片、学习文件、通讯资料等)不要随意地放到网络平台、个人邮箱里面,同时建议关闭手机的共享、同步功能。

2.不轻信任何网友

互联网的隐蔽性,让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任何的网友。我们从许多的被骗案例中经常看到,对你嘘寒问暖的甜蜜爱人,可能是躲在电脑背后的抠脚大叔;盛情邀约你进行“裸聊”的性感小姐姐,可能是潜藏在东南亚的职业敲诈团伙,所以,请广大大学生,不要轻信任何的网友! 而如何做到呢?简单的说,就是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打一个问号,心里嘀咕一下这人是不是要骗你,这样慢慢的形成风险意识。

警察蜀黎总结了以下经常有骗子出现的地方!

①各种大学生兼职的QQ群,此类群聊中,要么就是职业做兼职诈骗的骗子,要么就是为了让你出租、出售自己银行卡、收款二维码的灰产从业者。

②各大短视频平台中,主动私信你的帅哥靓女们。由于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实名认证的局限性,因此骗子很容易在这一些平台中复制别人的视频、图片,进行冒充,进而添加你的微信、qq实施诈骗。

③各种交友网站。由于网络黑灰产的存在,骗子很容易可以购买到各种注册、包装好的交友平台账户,这些账户甚至通过了平台的认证。因此这些形形色色的交友平台,你也要谨慎参与。

3.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互联网上存在了各种所谓“暴富”的传说,许多大学生看完之后甚至会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骗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设计了各类充值返利、高薪兼职甚至网络赌博的骗局,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①网络赌博都是平台设定好的参数,无论你怎么操作,最后必定输给平台。

②打字员、发传单、点赞、链接分享之类的高薪兼职,都是为了引诱你上钩的套路,之后会让你进入垫付刷单的陷阱中。

③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劳动付出,才会有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