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和蒙古族故事(满族行旅中的骡马驮子)

满族和蒙古族故事(满族行旅中的骡马驮子)(1)

满族行旅俚俗之骡马驮子

作者富察宝仁

大东北山峦险峻,逶迤万里之遥,无论是长白山还是大小兴安岭,到处是重峦叠嶂、岭峻山高。夏日,这里是绿海无边,冬天则是林海雪原,万里皆白。赖之以生、赖之以死的满族先民,世代逐兽捕鱼而奔波于此白山黑水之间,形成了许多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行旅俚俗。

早年间乡下没人修路,道路都是坑坑包包的,夏天雨时到处都是泥泞,牛车马车都难以通行,故而有“骡马驮子”在山区或雨季大展身手。“ 骡马驮子”人们又称之“骡垛子”或“马帮”,领头的则称“垛爷”或“帮头”。人们把货物捆载在 驮 鞍 上 ,行 山 道 涉 河 沟 犹 如 平 地 ,虽 然 速 度 慢 点 儿 但 总 比 人 抬 肩 扛 要 好多了。

满族和蒙古族故事(满族行旅中的骡马驮子)(2)

早年间,车把式们有句行话:“ 船到码头车到站,到站就住大车店。”车老板到了大车店就像到家了,马上就会有小伙计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来,帮你牵马、卸车、添草、喂料,忙乎完这些还会帮你搬铺盖、打热水,嘴里还不停地问寒问暖 打 招 呼 ,真 让 人 感 到 亲 切 。车 马 骡 驮 多 了 ,自 然 就 出 现 了 一 种 特 殊 的 客栈——大车店,专门接待车马骡驮拉货的客商或车老板。

满族和蒙古族故事(满族行旅中的骡马驮子)(3)

东北有句俗语:“ 大店挂幌子,小店挂罗圈。”大车店挂的虽然是“罗圈幔”为幌子,但绝不是小店,每个大车店都占地有一两千平方米。大车店里都设有马棚、牛圈、草料房、伙房,和大小好孬不等的客房。

当年,红火一时的狗爬犁、马爬犁、老牛车、洋马车、骡马驮子,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已成为过去的历史;那种来自大车店的,人欢马啸的喧嚣、热闹也早已沉寂多年。今天的人们似乎都难以想象,早年关东行旅的那些昔年往事。

满族文化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